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议案提案

关于加快推进“医养护一体化”养老服务的议案

信息来源: 市人大办 发布时间:2020-10-28 18:10 浏览次数: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28 18:10

入住养老机构的对象多为高龄、生活自理能力差、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对医护人员和护理人员依赖程度高。如何集医疗、养老、康复、健康管理、生活照料于一体,提供连续、综合、有效、个性化的医疗、养老、护理一体化的养老健康服务,是当前提升我市养老服务事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基本情况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了解,我市2018年年末户籍人口43.53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8.81万人,占年末户籍人口总数的20.25%,其中65岁以上老人5.87万人,占年末户籍人口总数的13.48%,由此分析,我市的老龄化程度远远高于国际标准。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等社会化养老机构的基本全覆盖。其中,公办养老机构清港镇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在建,沙门镇原敬老院因属危房拆除至今未重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市拥有公办、民办的养老机构21家,床位数3200多张。但是现行养老模式普遍存在有养无医、医养分离等问题,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探索医养结合型健康养老模式已势在必行。坎门、玉城街道的夕阳红山莊、长者公寓、洪福堂长者服务中心、幸福养老院等4家养老机构积极探索“医养护一体化”机制,深受广大老年群体的普遍欢迎,同时也为我市养老服务改革提供了样本。

二、存在问题

据调研,我市在推进“医养护一体化”养老服务方面主要存在三方面突出问题:一是面上具有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明显数量太少,港北片实为空白;二是政策性措施驱动不够,申办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条件设置审批门槛太高(涉及土地、规划、发改、消防、卫生等);三是从事医养护结合养老服务职业的人才稀缺,普遍存在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经济收入偏低、社会地位偏低等问题。


三、主要建议

推进医养护一体化养老服务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现象和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晚年所需,让老年人享有养、医、护、敬、爱全方位服务的幸福晚年。我们建议:

(一)出台“真金实银”的扶持政策。市政府应制定出台鼓励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扶持政策,同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和社会多方联合兴办医养护养老服务综合体。

(二)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建立由政府牵头及民政、卫计部门负责和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医养结合一体化”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按照“最多跑一次”的要求,简化优化审批流程。

(三)做实“关爱夕阳红”的惠民文章。强化示范创建、典型引路,采取以点带面,做实养老服务改革的惠民工程。建议认真借鉴国家级试点单位、全省先进的“嘉善样书”经验,扶持示范养老机构。同时在港北片(楚门、清港、龙溪)以及大麦屿等地培育医养护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按照养老机构与医护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站)邻近合作的思路,通过三、五年努力,使全市养老机构逐步实现医养护一体化。

(四)构建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应强化监管指导工作,注重落实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标准化管理措施,重视对医养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护理人才队伍的培养,同时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委托第三方对各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和满意度进行综合评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