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1083000000/2020-81502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市交通运输局 | 发文日期: | 2020-03-31 |
公开方式: | 公开范围: | ||
组配分类: | 施工信息 | 文件编号: |
玉环市漩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 |
|||||
|
|||||
|
|||||
工程地点: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白岩村 建设单位:玉环中交交通工程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负责人:李宇 勘察单位: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设计单位: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台州市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陈爱民 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机构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和落实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律、法规、条例、标准、规范和规定等,落实建设单位的有关安全管理办法和要求; (2)负责组织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制定有效考核办法,督促项目全员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3)组织制定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监督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4)组织制定项目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监督项目各部门严格按照计划开展各项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 (5)保证项目施工安全生产经费有效投入,确保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条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和施工需要; (6)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分析研究本合同段安全生产运转情况,解决存在的重大问题,确保安全生产状况处于受控状态; (7)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8)组织编制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9)严格按照事故报告程序及时如实上报相关事故信息,协助上级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处理;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主要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制度》、《安全风险评估及危险源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及作业人员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制度》、《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生产制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考核及奖惩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制度》、《 安全总监管理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和危险告知制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生产、生活区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及奖惩实施办法》、《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审批论证制度》、《危险作业施工许可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内业资料管理制度》、《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工伤保险管理制度》、《爆破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安全生产委员会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值班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实施细则》、《环水保管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环境保护措施:一、防尘降噪措施 为了进一步规范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因施工生产造成的扬尘和噪音破坏环境或给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根据标准要求,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防尘降噪措施。 1.防尘措施 (1)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加强降尘的有效措施的相关安排。 (2)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土方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根据地方法规的要求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3)拆除建筑物、构筑物时,采用隔离、洒水等措施,并应在规定期限内将废弃物清理完毕。 (4)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5)在居民区附近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运输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 (6)施工现场的材料和大模板等存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入库、入仓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 (7)混凝土搅拌场所采取封闭、降尘措施。拌合机采用搭棚措施来降尘。 (8)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车辆的尾气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的要求。 (9)取料场选址远离生活区、施工区域、人员密集区域碎石机上安装除尘措施。 2.降噪措施 (1)施工现场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3~12524)制定降噪措施,配备噪声仪对施工现场的噪声值进行监测和记录。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车辆的噪声污染应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要求。 (2)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并采取降低噪声措施。 (3)在22时至次日6时不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建设施工。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确需进行夜间施工的,将按照相关流程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在工地进出口悬挂公示牌,公告附近居民。施工中尽量采用错峰施工的办法降低噪声污染。 (4)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二、生产污水处理措施 1.砼拌合站、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交通车辆清洗处应当设置沉淀池,废水不直接排入农田、池塘,届时将其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 2.安装国家标准的水表,并制定出适合本项目的用水、节水管理办法。 3.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泄漏,污染土壤或水体。 4.施工现场要修建排水系统,健全雨水排水管网,道路排水、边坡排水设施也要同步建成。 5.为保证工程建设人员饮水安全,生活供水设施和生产供水设施及管网系统要分别建设与管理。 6.加强与施工现场周边居民和单位的宣传、解释、沟通工作,让周边居民和单位理解和支持工程建设,避免水污染投诉和污染纠纷的发生。 三、生活垃圾处理措施 1.项目经理部职工在生活中,将合理利用各种资源、能源,控制和逐步消除污染,保障职工及他人身体健康和社会环境。 2.项目经理部生活污水的处理,遵照国家和地区有关文件的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规定执行。周边有污水管网的经有关管理部门同意后,将其排入污水管网。周边没有污水管网的,参照污水排渗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可采用渗坑或渗井进行处理。 3.食堂应设置隔油池,并及时清理,防止油污染。食堂、洗衣房、淋浴室的下水管线应设置过滤网,保证排水通畅。厕所的化粪池做抗渗处理。食堂的泔水,每天集中存放,交由泔水收购单位作为饲料处置。 4.项目经理部产生的生活垃圾,向当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按批准指定的地点存放、处理,不得任意倾倒。 四、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本措施中的固体废弃物,是指在工作、生产、经营、生活及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各种固态废弃物、半固态废弃物、高浓度固液态混合废弃物、粘稠状液态废废弃物、废有机溶剂和其他高浓度液态废弃物。如:废旧电池、墨盒、废荧光灯管等。项目综合办公室负责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堆放及处理的相关事宜。 1.将实际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存放,并定时将废弃物汇总送指定的有害废弃物放置场所进行收集,相关负责人员在收集前须登记核实数量填入《固体废弃物登记表》。 2.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自行分类暂存,经汇总后送指定的地点妥善存放;固体废弃物储存设施应选址合理,有防止地面、地下水渗透的措施;固体废弃物储存设施应配备消防设备以防火灾,并制定出相应的《火灾应急准备和控制措施》;固体废弃物与储存设施或储存容器要具有相容性,不具相容性之废弃物应分别储存。 3.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禁止在项目及生活区和其他需要保护的区域内排放、贮存、理污染严重的固体废弃物;禁止向海中、渠、塘、池倾倒固体废弃物;禁禁止将有害固体废物混入其他固体废物中一同处理;禁止将产生固体废弃物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4.对造成固体废弃物严重污染事故的,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污染危害,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5.合理选择一个弃土场位置,施工现场的弃土通过车辆转运到弃土场倾倒,严禁随处乱到。 五、拌合站生产废水处理措施 1.在拌合站设置沉淀池,设置相关的排水设施,并制定相关安全防护设施,设置防渗系统避免污染地下水; 2.沉淀池定期进行维护,避免废水的外泄及边坡的滑塌; 3.尽可能将泥浆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减少能源消耗,废弃的泥浆按照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的场地进行排放。 六、水土保持措施 本着“谁施工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水土保持原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及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条例的规定,项目经理部由指定专人负责水土保持方面的具体协调和管理,坚持按国家水保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施工。从组织,制度,经济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建立完整的水土保持管理体系。 1.严格组织施工管理,开展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现场。施工前做到全员教育,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针对工程特点,保持与当地有关部门经常联系,定期检查,监督各工点的各项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 2.建立健全水土保持体系,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全面规划的原则,抓住本工程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水源,植被不被污染和破坏。 3.施工前对沿线水文,地质,植被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出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以及详细的水土保持施工措施。 4.杜绝随意倾倒,及时做好挡护和绿化,同时修好排水系统,防止水土流失。 5.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所占临时用地及河流,水道或排灌系统的堤坡底岸的土壤受到冲刷,并保证在任何河渠水道排灌系统中不产生淤积。施工过程中严禁将含有污染的物质或可见悬浮物的水排出,并保护原有的防护设施。 6.做好临时用地复垦工作。临时用地裸露部分要植草或种树,对管内的树木,农田,果林注意保护。 7.加强施工机械管理,注重日常保养,防止油品存放和机械在使用、维修、停放时油料泄漏,渗漏,流入江中污染水体。 七、消防治安措施 1.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确保重点”和“预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指导思想,保证本标段工程建设过程的安全。 2.严格贯彻“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项目经理部建立专门的保卫机构,统一领导治安、安全保卫工作。施工队建立、健全现场保卫组织或派专职保卫干部,在现场保卫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片包干,协同作战。 3.在工程区域内所发生的各类案件,当事单位和个人及时报告现场保卫机构和属地公安机关,各施工队治保组予以积极配合,认真处理。 4.对施工现场的贵重物资、重要器材和大型设备,加强管理,严格有关制度,设置防护设施和报警设备,防止物资被哄抢、盗窃或破坏。 5.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和“四防”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群众保卫工程建设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6.经常开展以防火、防爆、防盗为中心的安全大检查,堵塞漏洞,发现隐患及时向施工队发“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一时整改不了的,采取临时措施,防止发生问题。 7.严格执行消防有关要求,按规定配备各种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 8.加强施工队伍的管理,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法制、规章制度、消防知识教育,对参加施工的民工进行审查、登记造册、申报临时户口、发工作证,方可上岗工作。对民工中可疑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防止流窜犯、在逃犯等坏人混入施工队伍。 9.对管理不善、执法不严、防范措施不力而发生火灾、盗窃、破坏建设和设施等重大案件,影响工程建设以及隐瞒恶性事故不报的,追究单位主管负责人责任。 八、湿地环境保护措施 1.沉淀池应选在不宜外溢的地段,周围应设置良好的排水系统,以免雨水过大而造成废水外溢。 2.定期检修机械,以免机油、废油四处溢流。 3.预制场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保证各材料堆放规范有序,特别是砂、石、水泥,因该材料都是车辆运输及机械装卸的。若堆放地设置不合理,将会形成乱弃、乱堆的局面,从而给周边环境带来污染。 4.施工完毕后的场地必须平整绿化,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对临时征用土地进行复垦,恢复施工前自然状态。 九、环保施工控制要点 1.钻孔桩施工中的泥浆拌制、回收、废弃等过程,均在专用泥浆池中进行,用专用泥浆车装运到环保部门指定的位置处理。 2.混凝土养生脱模剂大多为油性脱模剂,养生用水应集中回收,简单处理后再循环使用,养生用的废水应集中收集后排放到制定位置。 3.模板填充缝隙材料多为胶性材料、泡沫材料,使用后应及时清理,并对胶性材料统一收集,避免造成白色污染。 4.混凝土养生用的塑料薄膜使用后应及时回收,妥善处理,防止造成污染。 5.钢筋、钢结构焊接剩余的焊条头应统一收集,排放到指定位置。 监督单位:玉环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主管单位:玉环市交通运输局 本工程于2018年6月27日开工,计划于2021年6月26日竣工,总投资87436万元。主线设旋门湾大桥一座(全长780m,其中主桥为120+75=195m“月环形”斜拉桥,塔高63m)、隧道一座,长235m;支线设高架桥一座,长1565m;其余建设内容包括路基工程(挖方43039m2填方72482m2)、路面工程(68707m㎡)、交叉工程3处、互通立交1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及其他工程等。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功能,设计速度60km/h,起点滨江大道利用段限速为40km/h。支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架桥主路再配合双向4车道地面辅路,高架桥主路全线设计速度80km/h,地面辅路设计速度50km/h。 组织机构设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