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1002687379N/2021-109490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市教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1-07-09 |
公开方式: | 公开范围: | ||
组配分类: | 议案提案 | 文件编号: |
玉教办〔2021〕31号 关于对中国共产党玉环市第十五届五次会议第47号提案答复的函 |
||||
|
||||
|
||||
李良富等代表: 您在玉环市十五届五次党代会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玉环高等教育水平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我局对您的建议很重视,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并征求相关方面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今年初,国家教育部与省政府联合制定《关于推进温台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助力打造“活力温台”建设的意见》(浙政函﹝2020﹞136号),明确提出要以国家试点模式、制度创新方式推进温台职业教育联动发展,在温台开展2—3个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加快形成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玉环作为地处温台联接枢纽的“后浪之城”,随着撤县设市、高速通车后,城市能级提升、区位优势变化和产业持续发展,理应加快实现从“办大学”向“建大学”发展,在2020年台职院玉环分院成功落户、开班办学基础上,积极创办产业技能型大学,筹建台职院玉环校区,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玉环、打造浙东南地区重要发展极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支援和智力支撑。 上阶段,市教育局成立建设职业高等院校联系办公室,专门负责与各部门及高校对接工作。5月26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昌道一行来玉环考察交流。双方就深化合作、加快筹建台职院玉环校区达成共识,初步计划选址在漩门三期区块。会上,市委书记吴才平双方要深化合作,加快形成玉环校区的建设方案;形成共识,加快落实校区选址;组建专班,明确工作任务,清单化运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合力推进台职院玉环校区建设,开启玉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下阶段,市教育局将主动作为,积极担当市委市政府参谋职责,加速圆玉环人民的大学梦。 一是建立强有力领导机构。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分管市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台职院玉环校区的规划、选址、筹建等工作。领导小组在市教育局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筹建相关事项的外联对接、协调沟通等工作,并视推进情况组建工作专班,专项负责推进工作。 二是凝聚最广泛思想共识。省内如温州职业技术永嘉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绍兴校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梅山校区和余姚校区等多地具有创办产业技能型大学的经验,建议市委市政府组建调研组,到各地学习交流,博采众家之长,结合玉环实际及早明确台职院玉环校区的办学定位、投资主体、建设方式以及合作模式。同时,将发动“两代表一委员”及社会专业人士、威望人士,就这一事项开展大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三是实行“两步走”发展战略。经初步测算,台职院玉环校区项目总投资约需25亿元,项目可分两期计划建设,其中,一期规划用地312亩,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0亿,满足3000人的办学规模;二期规划用地519亩,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5亿,满足7000人的办学规模,项目整体建成后达到本科高职院校标准。建议在财政大力保障的基础上,抢抓政策红利,积极主动“跑省跑部”,多渠道融资争项,认真研究政策导向,充分比对企业利润替代补偿机制、PPP合作模式和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多种方式,科学制定项目融资方案,争取更大政策支持,使更多的政策、机制、项目向玉环倾斜、在玉环落地。 四是健全建管育体制机制。经前期了解,大多数高校新建校区实行当地政府投资建设、产权划归高校所有的运作模式。探索建立“政府出土地、企业建场地、学校定项目、校企共运营”的多元融合机制,实现土地与建设分离、项目与投资分离、教学与实训分离;探索建立“校院供给侧与社会需求侧相对应”的五链融合机制,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引企入教”,形成校企合作教育链、专业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融通新格局;探索建立“服务温台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共享”的保障机制,依托现代化高校园区建设,瞄准创设各类中心、基地,推动我市成为承接温台高职院校产学研训的综合平台,构建“不同学校同一中心、不同学生同一基地”的职教资源要素联通新模式,让温台职教走进玉环、让“玉环方案”走向全省,全面打造浙东南职教新高地和培养技能型人才新基地。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玉环市教育局 2021年6月29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