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市级部门 > 市统计局 > 工作信息 > 统计信息
索引号: 11331021002687184W/2022-121135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市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22-11-30
公开方式: 公开范围:
组配分类: 统计信息 文件编号:

玉环能源消耗现状及控能潜力分析

信息来源: 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2-11-30 16:32 浏览次数:

来源: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2-11-30 16:32

在当前能源紧缺的大环境下,要均衡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用能需求,将面临极大的挑战。玉环市从能源消耗和经济状况等着手,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主线,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加快构建符合玉环实际的控能潜力清单,致力于实现多重目标、多重约束的综合平衡。

一、玉环市能源消耗现状

(一)燃煤发电仍是主力,能源结构逐渐多元。2006年华能玉环电厂1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以来,玉环电力行业持续了长达十年的以火电为主的单一发电结构,目前止仍有九成多电力产出量是来自燃煤发电机组,能源消费处于高碳结构。2016年起,新能源发电提速,各类开发利用种类也比较齐全,涉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除火力发电外的新能源实现了飞速增长,如2021年太阳能发电3.46亿千瓦时,其余0.73亿千瓦时。

(二)低耗能支撑高增长,能源弹性系数走低。单位增加值能耗指标,分子是能耗,分母是增加值。产出同样的增加值,如果能源消费减少,单位增加值能耗就能下降。2016-2021年间,全市GDP年均增长6.9%,累计增长49.3%。对比能源消费来看,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速5.5%,累计增长37.7%。在经济发展中,全市实现了1个百分点能耗增长拉动1.3个百分点的增加值增量。速度上,玉环市用低耗能支撑住了高增长。水平上,玉环市2021年万元GDP能耗仅为0.35tce/万元。

(三)生活用能刚性增长,能源消费需求上升。2016-2021年间,玉环市居民生活用能实现年均增长6%,累计增长42%。居民生活用能分为居民生活用电、非电能源消费,其中居民生活用电是全社会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居民生活用电年均增长6.1%,累计增长43%。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用电和汽油等非电用能均呈增长趋势,其总量规模、节能潜力将直接或间接影响玉环市节能降碳工作进展。

二、玉环市控能主要潜力领域分析

(一)电力行业是控能重点领域。电力行业是浙江八大高耗能行业之一,是玉环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节能降碳的主要战场。从控能潜力看,传统的火力发电企业规模大、占比高、影响强,全市要削减用能应主要聚焦在发电用煤。2021年,华能供电煤耗为282.5/千瓦时,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行业平均是304.7/千瓦时)。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在科技创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面也有优势,继续推进华能浙江能源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华能玉环电厂三期“港电”一体化项目、华能玉环H级燃机创新发展示范工程、滩涂光伏项目、华能氢能产业基地、华能环境能源绿色产业综合基地等项目的开发建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要把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作用地位由目前的增量补充变至增量主体能源,推动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智慧化发展,不断满足新增用能需求。

(二)高耗能行业是控能关键领域。高耗能行业在推动玉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曾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但资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是转型升级和节能降耗调控的关键领域。从2011年起,玉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熔炼企业整治大行动。排查出全市共有金属熔炼企业800多家(产能累计约60万吨),自2012年开始,按停产整治、限期搬迁、打击取缔等进行分类处理。2013年又在滨港工业城规划占地约400亩的金属熔炼产业提升区,共有22家组合企业通过挂牌竞拍的形式取得了入园土地使用权,2015年起已陆续投产。

(三)产业结构调整是控能深入领域。不同产业、不同行业存在明显的能效差异,有着不同的控能潜力。与省内先进地市相比,与国际都市碳达峰的三产增加值比重超65%条件相比,玉环市第三产业比重相对偏低。如2021年温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是48.7%,玉环市比重仅为40.8%。对比第三产业比重高的地市,玉环市服务业增加值仍有较大潜力可挖掘。在产业结构保持不变情况下,如果三大产业能耗同幅下降,第二产业对总的能耗下降贡献最大。其中工业是节能降耗的重点,也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结构节能的重中之重。如2021年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1个百分点,可拉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约2个百分点,相应降低全社会的碳排放强度。

(四)居民生活消费是控能潜力领域。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电力是主要的终端能源品种。据玉环市电业局数据显示,2021年玉环市市城乡居民生活用电8.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的13.9%,同比增长7.3%。从人均用电来看,2021年玉环市人均年用电量9119千瓦时/人,节能降耗的潜力较大。但需要关注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兴家用电器、汽车、电子产品等耗能用品购买量呈不断增长趋势,能源浪费现象也跟着增多,低碳消费有待提升。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建立运维平台,达到数字控能。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来推进能源产业布局,建立风光水火多能互补智能运维平台,构建清洁低碳、高效安全、创新协同、智慧多元的县域能源开发利用体系。一方面严格管控煤电规模,推进玉环电厂机组灵活性改造,挖掘火电机组调峰能力,提高发电效率。另一方面继续推进新能源建设,加强与华能集团、华电集团、省能源集团等央企、省企合作,加快推动玉环供热升级、滩涂渔光互补、天然气基础设施、海上风电等建设,稳步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

(二)推进结构优化,实现科技控能。进一步提高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继续实施行业整治等工作任务,鼓励企业加快低端高耗能产业或高耗能生产环节的转移,实现能源使用高效配置。一是在高耗能行业领域,排查筛选优势企业和共性技术攻关、产业链提升、协同创新、重大技改等优势项目,予以着力支持。二是在高耗能企业中积极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深挖技术节能潜力,实施余热余压、蓄冷蓄热、电机节电和老旧变压器替代等节能工程,对高能耗设备进行节能改造。

(三)发展低碳产业,突破结构控能。持续推进经济转型,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推动产业结构节能降耗。一是压减过剩产能,将能耗指标向优质产业项目、补链项目、民生项目倾斜,实施项目能耗准入制度,控制传统高耗能,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二是挖掘存量用能空间,深入挖掘现有耗能企业节能潜力,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聚焦改革创新,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提升全社会能效水平。

(四)转变消费观念,引导智慧控能。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站、新媒体等市级融媒体平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宣传能源节约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措施,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引导居民科学合理用能。推广应用节能产品,加强用电管理信息化、精细化、可视化和科学用电、合理用电,完善需求侧实时监控和“智慧用电”,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