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市级部门 > 市气象局 > 工作信息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23310214728414225/2022-101144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市气象局 发文日期: 2022-02-11
公开方式: 公开范围: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文件编号:

玉环市气象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 市气象局 发布时间:2022-02-11 11:17 浏览次数:
分享:

来源:市气象局
发布时间:2022-02-11 11:17

2021年,玉环市气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切实履行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立足党史学习教育,党建工作有力度

一是理论学习广泛深入。将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指定读物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等列入全年必学内容,每月安排学习内容,每周检查落实进度,每日抓实动态学习,不定期抽查党员学习笔记、应知应会等掌握情况。印发《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细则》,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等开展“1+1+1”专题学习研讨6次。全体干部职工加入“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学习积分多次在机关工委通报中排名第一,班子成员最高学分已超过50000分。二是宣传教育入心入脑。开展“跟着红色地图学党史”“向党说说心里话”“青年新语·玉见美好”小微党课、“百年潮涌·浙江印记”答题、“唱支山歌给党员听”主题快闪、结对社区上党课等活动。聚焦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六讲六做”大宣讲活动,“走进”村居社区、“步入”生产一线、“到访”民兵基地、“深入”基层台站,开展互动式、浸润式、学习式、探讨式宣讲。三是特色做法广为宣传。“习近平同志在浙江”采访实录学习,被《无限玉环》《玉环发布》和《玉环新闻》等媒体多次报道。“长三角一体化走基层看气象”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中国气象新媒体》《浙江新闻客户端》等分别刊登《原来,总书记当年是这样指导抗击台风的!》《双龙村:昔日山体滑坡处建成气象科普公园》等专题。11月底台州市第六巡回指导组来玉环巡回检查,现场汇报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热力图指标完成情况、部门特色亮点等得到一致肯定。

(二)立足防灾减灾救灾,监测预报有精度

一是预警服务及时,受众广泛。加强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和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制作决策服务材料76期,全网发布预警信号151次,各类预报预警服务短信125万余条次。“烟花”台风期间,与应急局联合发布全民手机短信,做到服务触角延伸网格、预警信息到户到村、装备保障准确无误,两期材料获市领导批示,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金荣、市委书记吴才平等一行专程到单位指导慰问,《中国气象报》7月26日一天在4个不同板块多角度宣传报道。二是站网建设到位,密度提升。根据台州市防指关于增加建设自动气象站点的要求,全年申请财政156.5万元用于新建黄门、茶山公园等7个区域自动站。建成大雷山、大圆头、海山和芦浦4套天空成像仪,更新了海山站等5个站点设备。各项工作受地方党委政府肯定,在群众中享有一定声誉,气象微信公众号关注数达8600人次。

(三)立足两个机关创建,文明培育有热度

一是扎实建设清廉机关。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等精神,制定《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落实党建责任制责任清单》等,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积极运用执纪监督第一种形态,开展交通不文明行为、节能降耗等领域谈心谈话近30次,及时掌握干部职工思想动态,由“被动谈”转为“主动谈”。制定44项巡察整改措施和13项审计整改措施,实施“清单式管理”和“销号制落实”,做好“后半篇文章”。9次主动邀请支部建设督导员到会监督、指导主题党日和组织生活会等,促进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化。二是全力创建模范机关。注重党建引领,不断凝练“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精神,提升“榴岛彩虹”气象党建品牌内涵,以党员先锋台、文明实践平台为抓手,开展“社区吹哨·党员报到”、点亮微心愿等志愿服务,累计开展活动79次,时长904小时,提前超额完成人均20小时/年的任务。加强典型培育,职工先进事迹选入《平凡着,闪耀着》短视频,获第二届长三角气象短视频创作大赛一等奖,并入选玉环市第二道德模范候选人。强化信息报送,累计向地方和部门报送各类通讯稿超过100篇,《玉环发布》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近20次,各项纪录创历史之最。支部获玉环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单位列为省级文明单位重点培育对象。

(四)立足法治政府建设,社会管理有深度。

一是人影工作走在前头。出动人影队伍25次,成功作业18次,发射火箭弹118枚(为全省各县市区第一),增水约2200万方。推动地方政府发文更新人影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首次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强化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印发《玉环市人工影响天气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更新人影安全管理等6项制度,完成省级人影示范基地优化升级,落实责任到岗到人,多举措打造了一支安全规范化强、装备标准度高、作业成效性好的玉环人影铁军。人影工作获地方党政领导充分肯定,财政追加落实抗旱专项资金10万元。二是气象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推进市政府公布2021年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54家,联合应急局等开展安全检查5次,掌上执法率100%,应用信用规则率100%,跨部门监管率36%。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审批效率,响应省市县“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推进告知承诺制改革,制定告知承诺制事后核查规程,推进投资项目监管平台3.0应用。根据中国局36号和37号文件要求对权力库进行及时更新维护。办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2件、竣工验收2件、气象证明15份。与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施放气球行政执法培训,确保部门之间职责明确、责任到位、业务熟悉、衔接顺畅,开展联合执法1次。推动省局数字化改革项目在玉环落地,基本完成玉环天气罗盘应用场景建设。三是防灾减灾体系日益健全。落实乡村振兴气象保障举措,与农业、渔业和旅游等部门广泛协作,高质量完成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普查。5月召开气象协理员会议,新建26个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累计建成95个,截至目前建成率42%。搭建专班,明确专人,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争取落实财政专项资金49.6万元。气象事业“十四五”规划经市政府批复同意,并于10月由玉发改规划正式发文。

(五)立足玉环发展需求,民生实事有温度。

一是地方标准出成效。玉环文旦全链条式气象服务贯穿文旦生长和采摘全周期,地方标准规范《玉环文旦低温冻害指标及防御规范》在防御年初寒潮低温过程中首次实施应用,有效减少文旦冻害损失,同时大力推广文旦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服务,帮助种植户获赔200余万元,具有玉环特色的“灾前标准化防御减损、灾中精细化跟踪服务、灾后政策性理赔兜底”的气象为农服务模式日趋成熟。二是“三为”实践走在前。领导班子领衔办实事,立足江岩岛自然资源优势建设自动气象站、负氧离子站,创建玉环海上“天然氧吧”,促进气象赋能海岛旅游发展。针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不够畅通,着力打造“网格+气象”模式,解决“最后一米”堵点问题。聚焦火山茶博园气象服务短板,开启叫应服务机制,实地对接需求,5月10日玉环党史学习教育专刊刊登《一线感悟近民声》相关报道。主动寻找群众身边不满意小事2件并切实予以解决,真正做到为民解忧办实事。三是气象科普范围广。3·23气象日期间在文兴小学举办“童眼观天气 童心知气象”首届校园气象节活动,举办防灾减灾讲座、气象主题黑板报、主题征文比赛等,活动报道在《玉环新闻》播出。推动双龙茶山气象科普公园获评“玉环市社科普及基地”,使基层多了一处传播人文社科和气象科普知识的多元窗口。实施坎门百年台站气象文化和党建阵地项目,着力建设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实践的前沿基地和记载历史、传承文化、凝聚人心的党建示范阵地。依托坎门站、双龙科普公园和东沙服务示范点等,接待中小学师生和各界群众参观学习近20次,受众人数5000人。

(六)立足单位发展格局,体制机制有强度。

一是年轻干部滴灌培养。推行“理论武装+党性教育+专业培养”模式,1名90后党员干部任职气象防灾减灾中心主任后按期转正,1名95年党员提拔任气象台副台长,1名90后党员入选玉环市第六届党代表,地编机构新招录1名优秀应届气象专业本科生,本地气象“专业人才荒”得到缓解,干部队伍不断年轻化、优质化,数人先后获台州气象业务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台州市优秀气象科技论文奖、新时代美丽玉环建设争先创优先进个人和玉环市科协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二是制度建设推陈出新。出台《玉环市气象局印章管理规定》《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气象行政执法协作配合机制》等,成立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修订《中共玉环市气象局党组工作规则》《编外合同制气象职员薪酬实施办法》《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等制度文件,着力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完善规范内部控制机制。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持续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六讲六做”大宣讲活动,丰富活动载体,筑牢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根基,增强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切实体现到实际工作行动中

二是继续实施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工程。参与全省立体化气象雷达协同监测网建设,增设激光测风雷达,进一步优化观测站网布局,加密自动气象站点,扩展气象观测要素,实现重点区域、灾害易发区监测全覆盖。

三是积极开展省级文明单位培育创建。在宣传部门的指导下,强化单位文明建设,努力提升单位精神文明内涵,为下一轮省级文明单位申评打下扎实基础。

    四是切实提升坎门党建文化项目成效。继续精心打造坎门百年台站气象文化和科普阵地建设项目,实现场馆“管理智能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常态化”,积极申报创建党建示范点,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项目化的做法,以党建红配气象蓝,展现更加凝实的部门形象。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