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1002687491M/2022-104971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发文日期: | 2022-02-28 |
公开方式: | 公开范围: | ||
组配分类: | 政策文件 | 文件编号: | 玉民发〔2022〕1号 |
玉环市民政局关于印发玉环市深化“四治融合”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
||||
|
||||
|
||||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玉环经济开发区,市级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快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根据《玉环市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实施方案》(玉市委办〔2021〕14号)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深化党建统领下“四治融合”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以党建为统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从“事”向“制”“治”“智”转变,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基层治理能力矩阵、整体智治格局和高效协同政务生态,为玉环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市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建统领。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全环节、全流程,统筹整合城乡社区服务设施、资金、人力等资源,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带动党员群众、各类组织、各类人才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不断健全党建领导下的“四治融合”体系建设。 坚持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基层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凝聚工作合力,形成共建共治的工作格局。 坚持数字赋能。牢固树立“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理念,围绕数字化改革,推广“四治融合”应用场景,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基层治理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二、工作措施 (一)健全村(居)民自治机制。建立健全村主职干部“一肩挑”、重大事项“五议两公开”决策等机制,聚焦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和重要事项,定期开展民主协商,探索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深化发展“村民说事”“民主恳谈”等载体做法,持续推进村(社区)减负“双百工程”实践活动,不断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市级各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二)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依法支持和配合基层治理。推进基层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健全落实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依法决策机制,加快城乡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窗口)建设,加强和规范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乡镇(街道)指导村(社区)依法制定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健全备案和履行机制,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市级各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三)发挥德治的先导作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家风家训。健全村(社区)道德评议机制,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大力培育文明乡风,遏制各类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构建新时代乡村诚信体系,探索推进“信用+乡村治理”,建立村民“道德银行”,完善基层诚信奖惩机制。(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市级各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四)推广“四治融合”应用场景。整合基层治理数据资源,拓展治理应用场景,以智治支撑,提升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治理效能。推进“四治融合”应用场景与“基层治理四平台”建立双向流转机制,构建小、中、大三级治理闭环,提升基层治理的活力,畅通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渠道。探索“智慧村社”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大数据发展中心,市级各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要发挥牵头主抓作用,结合本地实际,形成各具特色的建设体系。党(工)委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深化“四治融合”体系建设负总责,做到亲自部署、亲自落实、亲自协调,定期听取情况汇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协调解决矛盾问题。 (二)明确责任分工。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德治的先导作用;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健全村(居)民自治机制;司法部门要切实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农业农村部门要推广“四治整合”应用场景;其他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合力深化“四治融合”体系建设。 (三)确保工作实效。各乡镇(街道)要将深化“四治融合”体系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基层治理等工作统筹安排、有机结合,探索创新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和方法,确保“四治融合”体系建设纵深推进。充分运用媒体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四治融合”体系建设中来,大力宣传好经验好做法,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