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信息 > “十四五” > 专项规划

《玉环市发展和改革局 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信息来源: 市发改局 发布时间:2022-05-05 15:58 浏览次数:
分享:

来源:市发改局
发布时间:2022-05-05 15:58

根据《玉环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建立和推进玉环市“十四五”规划体系建设的通知》和《玉环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印发开展玉环市“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的通知》编制了《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发展的重要依据。现将《规划》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转折时期,是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时期。准确研判“十四五”时期国内外经贸发展新变化、新趋势,科学编制合作区经贸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五年指导思想、发展目标、路径和重点任务,有利于合作区吸纳国内外优质资源,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带一路”海峡两岸黄金水道,促进两岸人文交流和经贸融合发展,提升合作区经贸发展质量和水平,造福两岸人民。

二、编制过程    该规划是列入《玉环市“十四五”规划编制目录》的专项规划,明确合作区未来五年指导思想、发展目标、路径和重点任务。《规划》编制起草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开展前期研究。2019年底开展《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工作,邀请各相关单位召开《合作区规划编制工作调研座谈会》,以及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展开《合作区十四五规划研究开题会议》,全面总结合作区发展现状,重点分析合作区“十四五”时期发展面临的挑战、重点任务等,为《规划》编制打下基础。     二是认真调研起草。2020年初,全面启动编制工作,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形成了《规划》框架初稿。2020年4月20日至2020年7月17日,就《规划》框架初稿先后多次召开《规划》编制讨论会听取意见并修改后,形成《规划》初稿。    三是广泛征求意见。2020年8月10日,通过OA征求各乡镇(街道)、市级有关单位意见。    四是通过专家评审。2020年11月19日,召开专家评审会,经专家质询与讨论,一致同意《规划》通过评审。同年12月31日,市发展和改革局和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联合印发《规划》。    三、编制依据    台办、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国台办发〔2018〕1号)

《浙江省贯彻〈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实施意见》(浙政台发〔2018〕4号)

《国务院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38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玉环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玉环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玉环市促进对台交流合作的若干政策措施》

《中共玉环市委关于制定玉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四、主要内容   (一)发展基础

总结合作区“十三五”时期取得的发展成就。

(二)发展机遇

分析国内外,海峡两岸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建设海峡两岸(玉环)经贸合作区、“一带一路”海峡两岸黄金水道为目标,实施创新、开放、协同、高端发展战略,吸纳全球优质资源,围绕建设“美丽港区”、“智慧港区”、“产业港区”、“文旅港区”和“纽带港区”,全力推动大麦屿港开发开放,加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培育力度,加强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有效提升合作区经贸发展水平,加快创建国家级对台交流合作平台。初步形成产业发达、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产业结构,两岸民间文化交流频繁、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初步形成,合作区在国家对台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四)构筑产业布局一是推进“一湾两岸”科创大走廊建设二是延展临港产业带、临海产业带

三是建设两岸渔业合作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四是加大产业集群培形成“多园、多小镇”

(五)主要任务

一是做大做强两大主导产业。二是进一步提升六大产业集群。三是着力培育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打造海峡两岸黄金水道。五是提升两岸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六是促进海峡两岸产业融合发展。

七是加强海峡两岸人文交流

(六)保障措施一是政策保障。二是组织保障。三是人才保障。四是资金保障。五是用地指标保障。六是规划协调、落实与实施考核

 

解读机关解读机关: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电话:0576-87375385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