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1002687184W/2023-130556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市统计局 | 发文日期: | 2023-11-29 |
公开方式: | 公开范围: | ||
组配分类: | 统计信息 | 文件编号: |
近十年玉环经济发展变化及启示 |
||||
|
||||
|
||||
摘要:2012-2022年间,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玉环经济总量大幅跨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投资消费贡献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但这十年,中美贸易摩擦、俄乌战争、疫情等突发事件也给玉环经济带给较大冲击,外部需求减弱、内部转型升级之痛交织,各类矛盾、短板有所暴露。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玉环近十年经济发展变化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深入思考,提出未来在科技创新、扩大内需、发展数字经济、寻求合作共赢等方面的发展建议。 关键字: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十年。这十年间,玉环市委、市政府牢记嘱托,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升级产业结构,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笃定前行。尤其是2017年成功撤县设市后,玉环开启新纪元、踏上新征程,城市能级进一步提升,发展格局进一步打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新的跨越。但亟需关注的是,当前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动乱冲突时有发生,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依然较大,玉环经济在积极应对挑战、牢牢把握机遇之路上任重道远,仍需砥砺前行。 奋进不息,跨越不止 (一)经济规模实现跨越,产业结构更加均衡 经济总量连上台阶。十年间,玉环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74.89亿元攀升到2022年的731.60亿元,总量接近翻番,年均增速达6.3%。尤其是2017年以来,玉环经济总量每两年实现一个百亿跨越,在台州市乃至全省中的经济强县地位更加稳固。2022年,常住口径的人均GDP达11.26万元/人,折合16734美元。
发展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6.8:60.1:33.1调整为2022年的6.2:53.4:40.4,第三产业对玉环经济中的贡献越发重要。2022年,玉环第一产业增加值规模达到45.29亿元,十年年均增速为1.9%,第二产业增加值391.03亿元,年均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295.28亿元,年均增长7.8%。第三产业年均增速高出GDP年均增速1.5个百分点。
(二)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提质增效步伐坚定 工业地位依旧牢固。玉环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重视工业在玉环经济中的压舱石作用,深入推进扶工助企行动,工业发展步伐坚定有力。2022年,玉环工业增加值362.6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9.6%,十年年均增速达5.7%,在支撑经济稳增长中仍占绝对主导作用。工业增加值总量居台州市第二,与温岭市的总量差距由2012年的110亿元缩小为2022年的74亿元。 培大育强稳步推进。十年间,玉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由2012年的632家增至2022年的1082家,规上工业产值从619亿元增至1068亿元,在2021年首次实现家数和产值双双“破千”目标。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由167家增至227家,5亿元以上由7家增至17家。上市企业达9家,尤其是2016年以来入市速度加快,新上市永和流体、正裕工业、迈得医疗、万得凯、海德曼5家公司。 产业结构更加丰富。正在逐步打破单一产业结构的制约,持续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吸引晶科光伏、里阳半导体、尚博能源等新兴领域的链主型企业落地投产,为玉环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汽摩配和水暖阀门两大产业产值比重从2012年的55.2%缩小为2022年的49.6%。十年来,主导产业继续发挥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初步形成“268”产业格局,即2大主导产业集群、6大特色产业、8大新兴产业。 (三)扩大项目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坚持项目为王,愈发重视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创新“千亿项目、五大攻坚”“项目大攻坚、擂台大比拼”“三竞三争、五年冲高”等活动载体,狠抓有效投资,重点抓招商引资,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十年间玉环固定资产投资额合计超1500亿元,尤其2018年以来年均投资额达187亿元,年均增长13.9%。 城市建设投资加快。交通迎来大发展,2018年乐清湾大桥的正式通车,彻底改变了玉环落后的区位条件,之后的228国道、76省道改建、温玉铁路等项目加快推进,迅速提升玉环出行便利度和城市知名度,为玉环经济发展、对外交流提供基础保障。房地产投资明显加快,十年间玉环房地产投资额累计达392.95亿元,尤其是2017年撤县设市以来,越发吸引知名房产商入驻,六年间投资达286.01亿元,K门类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0.4%提高到2022年的1.8%。 工业发展环境改善。十年来,作为省级园区的玉环经济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明显,沙门滨港工业园区更加成熟,优质大企业不断入驻,沙门规上工业产值在全市的占比从2012年的4.3%提升至2022年的17.9%,干江工业园区和海洋经济示范区加快打造新的发展空间。同时,玉环大力推进老旧工业点改造提升、工业园区“五化一提升”专项行动,对老旧园区进行系统改造,全力提升优化园区能级,以空间更新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四)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持续扩大贸易规模 出口总量大幅跃升。出口作为拉动玉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居高不下,但同时也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波动。这十年世界形势风云变幻,玉环出口也多次出现波动,但总体趋势仍然上行。2022年,玉环自营出口总量450.29亿元,约是2012年31.91亿美元的2.2倍,年均增长8.8%。
优化调整出口结构。在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推进RCEP的双轮驱动下,玉环把握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努力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开放贸易。从市场来看,2022年玉环出口东盟的金额达到43.28亿元,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由2012年的4.1%提升至9.6%,拉丁美洲45.66亿元,比重由9.1%升至10.1%,欧洲163.98亿元,比重由25.8%降至23.6%,美国75.62亿元,比重由2012年的15.8%升至2018年最高峰23.6%,再回落到当前的16.8%。从出口产品来看,阀门和汽摩配产业优势进一步强化,出口额合计380.09亿元,占比84.4%,玉环机床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比重达到0.6%,新增新能源出口8.30亿元,占比1.8%。 (五)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刺激作用升级 居民收入逐年稳升。经济的稳步增长尤其实体经济的稳中有升,为居民就业创收、财富积累提供了重要支撑,居民收入保持稳步上升,并且随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探索推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2022年,玉环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680元,是2012年31794元的2.3倍,年均增长8.5%,人均收入水平居台州第1。其中城镇居民收入85051元,年均增长7.7%,农村居民收入44760元,年均增长9.4%,跑赢经济增速,城乡收入倍差也由2.2缩小为1.9。 消费潜力逐步释放。一方面是消费供给质量提升,十年间吾悦、印象、万达等商业综合体相继建成,大润发、永辉知名超市入驻,新增宝马、奔驰及比亚迪新能源等汽车4S店,本地消费品供给品质提升,有了自己的吃喝玩乐好去处,将更好消费留在本地。2022年,玉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56亿元,是2012年的2.2倍,年均增长2.4%。另一方面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为稳定消费提供支撑,对刺激内需、稳经济较为有利。2022年居民消费支出45500元,是2013年(城乡一体化改革)的1.9倍,年均增长7.7%。 二、道阻且长,任重道远 (一)外部充满不确定性,经济稳增长压力大。在改革开放前期及加入世贸组织后,玉环发挥闯劲精神,优先享受较大的红利,经济多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形成了外向度较高的经济结构,出口在经济中占据非常大的份额。但随着当前世界形势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变化不定,逆全球化思潮加剧,对玉环经济的冲击较大,玉环企业偏小、市场主动性不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等缺点逐渐暴露,经济出现明显波动。从下表4中可以发现,玉环在15年、20年、22年等年份增速回落幅度大,经济波动明显大于国家、全省及台州市,并且玉环十年年均增速6.3%略高于国家的6.2%,但不及台州市的6.5%和全省的6.8%。2022年,玉环GDP总量居台州市第五,份额比重为12.1%,不及2012年的第四和12.8%,说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玉环争先进位的压力非常大。
受发展要素的制约,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一方面是土地较为稀缺。作为独有的海岛县,玉环土地要素的缺乏长期制约经济发展,高昂的地价让企业、项目望而却步,同时玉环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已达25%的极限值,土地指标缺乏,仅能在原来基础进行零地技改,改造成本大,不利于新项目、大项目的招引,影响结构调整和发展后劲。而武汉、江西、安徽等外地土地充足、价格合理,促使部分企业外迁或将新项目在外落地,造成本土实业流失。另一方面是人才要素制约。人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人才成了最宝贵的要素资源。玉环民营经济发达,家族企业活跃,企业多数是规模小而运作灵活,模仿能力强但开发创新弱,在技术集聚领域的短板比较突出。2022年,玉环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7%,不及全省的3.1%,数字核心产业经济占GDP比重为2.7%,远不及全省的11.6%,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9.4%,全省高达33.5%。 对服务消费重视不够,服务产品有待丰富。近十年,玉环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占GDP的比重从33.1%提升到40.4%,但增长主要依靠批零业、房地产业及非营利性服务业等传统领域,居民旅游住宿、文娱消遣等高品质服务消费增长不快。当下,文化内涵丰富、彰显独特品味的新型消费越来越吸引年轻人打卡,能够带动一座城的知名度,是疫后经济恢复的主要增长点,但目前玉环符合要求的地方不多,特色旅游开发不足,民宿发展不快并且小而散,各项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即使举办了大型活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仍跟不上。2022年,玉环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0%,不及台州市的5.1%,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1%,不及台州市的3.6%,而全省两项比重均在7.0%左右。玉环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家数只有23家,仅占台州市的5%左右,服务消费产品供给有待丰富、提升。 三、行而不辍,行稳致远 (一)科技创新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习近平总书记说,要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今后各地经济发展的竞争重点是技术上的竞争、抢夺人才上的竞争。下阶段,玉环要系统性推动科创活动再上新台阶,通过落实落细奖补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助力企业零地技改,深耕专业制造领域,提升产品竞争力,对领域首台套、行业隐形冠军等给予充足奖励;注重人才引领驱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可以按人补贴对市场主体进行奖补,同时与高校、科研团队开展密切对接,畅通科创合作的渠道;发挥商会桥梁纽带作用,唤起家乡情怀,鼓励在外企业家回乡投资兴业、高校毕业生回乡工作创业,助力家乡发展。 (二)扩大内需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大国博弈、政治冲突是当前世界形势的常态,高通胀、低增长危机并存,市场需求频繁疲软,经济低迷是普遍现象,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风险较大,亟待扩大内需,玉环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进一步加快交通项目建设进度,如高铁、一号公路等项目,谋划轻轨出行,便利、高效的交通将吸引更多青年人来玉;引进服务业高端项目,招引包括高档酒店、精品民宿入驻,融入当地文化特色及产业优势,同时在本地注册相关文化企业,承办各类演出、展览等大型活动;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全力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几个响当当的旅游新名片,持续壮大旅游产业。 (三)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数字经济将成为促进实体经济振兴、加速转型升级、抢占市场先机的新赛道、新动能、新机遇。我们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先行省,一直致力于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并得益于数字经济的反哺和助力,经济增速长期处于全国前列,但玉环作为省内经济总量靠前的县市,数字经济规模却不够理想。下阶段,玉环要深入推进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利用数字技术推动生产管理智能化、政务服务数字化等,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壮大数字核心产业,引进信息服务、科学研究、智能制造等相关企业,培育网络零售,做强跨境电商,将玉环好产品推往世界各地。 (四)合作共赢是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当前世界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早已不是改革开放初期市场供不应求、遍地是获利机会的年代了,当今产业竞争更加残酷,对技术、管理等要求更加全面,转型升级更加迫切,此时寻求合作共赢也是一条新路径。同行业间要联合壮大、有序竞争,减少低价内卷、抢占市场,要相互寻求土地、资金、技术上的合作,强化各类管理体系的认证,在拿下新项目、开发新客户等方面增强优势;加强与客户之间的合作,获得客户资金、技术上的大力支持,也能规避一定风险,如目前紧张的中美关系,可与客户合作在第三方设厂,减少独自承担在外投资的风险;探索跨界融合发展模式,拓宽现有产业链,通过文化赋能、互联网+、旅游+等模式提升产品内在价值,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