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1002687379N/2023-125741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市教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3-06-21 |
公开方式: | 公开范围: | ||
组配分类: | 议案提案 | 文件编号: |
关于对政协第十届二次会议2023124提案的答复 |
||||
|
||||
|
||||
陈小红等委员: 您在政协第十届玉环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全面开展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防控工作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我局对您的建议很重视,认为您关于全面开展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防控工作的建议,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脊柱是身体的脊梁、健康的支柱,内联五脏六腑外接四肢百 骸,是人体的结构中心和控制中心,被称为人体的“第二条生命 线”。但近些年来,受生活方式改变、学业负担重、电子产品多、 运动时间少、长期坐立行卧姿势不正确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儿童青少年姿态不良、肌能失衡、脊柱弯曲异常等问题多发频发。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脊柱弯曲异常等问题又具有隐蔽性、潜伏性、延后性等特点,如未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加速发展引发严重脊柱畸形,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严重者还可能影响心肺功能,带来终身的疾痛。因此,开展脊柱弯曲异常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对于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为回应社会各界对青少年阶段多发的脊柱弯曲异常问题的高度关切,尽量降低脊柱侧弯等不良体态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落实“五育并举”奠定健康基础,我局认真研究,综合施策,今年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科普宣传。建立健全脊柱健康知识的科普和宣传体系,提高全社会的脊柱健康意识和自我检测能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的良好氛围。今年三月份以来,市教育局组织我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专家入校讲座等形式开展了覆盖全市6万余名中小学生的脊柱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在市中医院设立玉环市儿童青少年“正脊行动”科普宣教基地,依托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专业优势开展科普宣教活动。 二是定期筛查。唯有全覆盖的筛查,才能掌握儿童青少年脊柱异常的实际情况,以及异常情况相对集中的年龄阶段。经综合考虑,我们从2023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一次普查,此后建立相对固定的筛查机制。其中,2023—2024年连续对义务教育阶段1、3、5、7、9年级学生开展普查;从2025年开始,每年考虑定向抽取小学4年级、初中8年级的学生开展常态化筛查监测。通过数字化平台纳入学校及学生档案管理内容,有关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和监护人。今年计划对我市33253名义务教育阶段1、3、5、7、9年级学生开展普查,截至目前,已完成8000余名中小学生的脊柱筛查工作,计划到7月初完成计划筛查任务数。 三是优化教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格落实课堂教学常规,开齐开足上好体育健康课程,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课堂教学期间要关注学生尤其是重点学生的坐立姿态,根据学生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课桌椅高度和座位,不得片面追求整齐划一,读写做到“一拳一尺一寸”,防止学生久坐或长期保持单侧边活动、不必要的承重、不良姿势等。鼓励学校推行课间“护脊操”等活动,进行颈胸腰椎及四肢关节的放松和锻炼,将青少年脊柱健康教育和训练纳入体育课程内容,增加对称性背伸肌群锻炼和脊柱核心肌群的锻炼。同时在中小学课后服务期间,更多地设置户外活动课程,鼓励学生多跑多跳多运动。鼓励非寄宿制学校因地制宜增加平躺式午睡设施,创造条件变“趴睡”为“躺睡”,继续为中小学生的书包“减负”,减轻学生上下学期间的负荷。 四是家校协作。引导家长提升关心重视孩子脊柱健康的意识,要督促孩子养成正确坐立行卧姿势,控制每天的视屏时间和学习时间,加强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培养培训家长基本的脊柱弯曲异常观测方法,努力做到早重视、早发现、早干预。 五是教医体协同。市教育局积极主动争取卫健、体育等部门的支持,努力把更多的力量和资源用于促进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工作上来。根据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结果,分类开展干预和矫治工作:对无脊柱弯曲异常的学生,要加强脊柱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减少异常情况的发生;对于脊柱弯曲异常Ⅰ、Ⅱ度的学生,可以由学校为主开展日常干预,及时纠正其学习、运动期间的不良姿态;对于脊柱侧弯Ⅲ度、脊柱前后弯曲异常的学生,正确指引其至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断和矫正治疗。 下阶段,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强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防控工作,建立健全“科普宣传、日常监测、定期筛查、精准纠治、优化教学”等措施于一体的学生脊柱健康防治体系,引导全社会更加重视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推动学校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为落实“五育并举”奠定健康基础。 再次感谢您对全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关注和帮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