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资讯中心 > 玉环要闻

玉环:谱好人才“引育留”三部曲,奏响“双80”最强音

信息来源: 玉环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7-12 09:16 浏览次数:

来源:玉环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7-12 09:16

     人才是竞争之本、创新之源、强盛之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玉环深入贯彻“人才强市”和“双80”战略,创新突破,奋勇争先,用心用情谱好精准引才、精细育才、精心留才“三部曲”,全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加快构建强有力的“人才矩阵”,为“花园式港口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奏响“人才集聚曲”,政企合力精准引才

“我今年刚毕业,大学学的是电子商务专业,想要找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在7月初举行的“2023年玉环市夏季人力资源交流大会暨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应届高校毕业生郭馨怡带着精心准备的个人简历,满怀期待地前来寻找心仪的岗位。她表示,人力资源交流大会作为玉环本地颇具影响力的招聘会,不仅为应届毕业生搭建了求职就业的良好平台,也让他们对各类不同岗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自己通过此次招聘会能有所收获。

当天,我市近80家用人单位向求职者抛出“橄榄枝”,提供岗位1200余个,涉及机械、汽摩配、水暖阀门、卫浴等行业,吸引求职者1052人次,其中应届毕业生169人次。

“此次夏季招聘会作为2023‘青年英才聚玉环’暑期主要活动之一,不仅促进了高校毕业生更快实现高质量就业,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双向选择的机会,同时也是深入贯彻人才强市和‘双80’战略目标,助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人才中心主要负责人吴立华介绍,为加快高层次、高学历、高技能“三高”人才集聚,近年来,我市在推行常态化招工的基础上,不断整合多方力量,大力拓宽招引渠道,多管齐下推进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人才招引工作。

“十四五”以来,我市以“500精英人才计划”和“青年英才聚玉环”行动为抓手,深化百校引才、校企合作,围绕“268”产业发展需求,总结推广与大连工业大学在高校毕业生招引、产学研合作、博士后工作站共建等成功经验,全方位强化与辽宁、湖南、陕西等重点区域高校的深度合作,努力做到瞄准靶心、精准招引。同时,持续实施“学子归巢”行动,定期向在外玉环籍学子宣传家乡、推介玉环企事业单位用工需求,提高玉环籍高校毕业生的回玉率。2021年至今,我市新引进大学生数21385人,新引进青年大学生数11523人。

“大学生招引是集聚人口的重要战场。”吴立华表示,下阶段,我市将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集聚“百日攻坚”行动,通过用工需求大排摸、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玉见未来、职等你来”系列招聘、人力资源要素保障、社保扩面攻坚、青年人才“融玉”等六大行动,强化政策供给,抓好毕业季和下半年秋季校园招聘契机,发挥企业主体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吸引更多青年英才来玉就业创业,力争全年新引进高校毕业生9000人以上。

奏响“人才成长曲”,双管齐下精细育才

“我们将以身作则,围绕一线生产技术难题,积极开展匠师带徒、工匠讲堂、技术帮扶等活动,让更多的产业工人由‘工’变‘匠’。”6月9日上午,在玉环工匠学院揭牌仪式上,10名“浙江工匠”、玉环工匠学院特聘导师纷纷表示将发挥“头雁”效应,为玉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时代的呼唤,更是现实的要求。玉环工匠学院的成立是我市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升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为培育工匠型人才量身打造的开放性教育平台。仪式上还正式上线启动了玉环市工匠学院云课堂,积极探索技能学习积分制,推行“互联网+培训”模式,完善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规范化管理、流程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提升工匠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人才的成长需要厚植沃土。近年来,围绕玉环汽车零部件、水暖阀门等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市推出政府组评、企业自评、以赛代评等方式,加快培育壮大与地方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技能人才队伍,扎实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力构建“大技工教育”体系。

“十四五”以来,全市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13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3.99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04万人。深入实施“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扎实推进“1255”技能单元创建,开展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选点推荐工作,今年5月,玉环浙派工匠“增技增收”项目入选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三批试点”。截至目前,我市已有“浙江工匠”11名、“台州工匠”21名、“玉环工匠”48名,拥有技能人才17.45万人,占从业人员比重38.53%,位居台州市第一。

奏响“人才发展曲”,多方联动精心留才

“玉环的人才政策务实、灵活、接地气,这是当初吸引我留在玉环的主要原因之一。”浙江环动机器人关节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靖说道。

张靖是一名来自重庆的工学博士,在齿轮研发方面极具才华。2009年,他代表重庆大学来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做项目,从此与“双环”结缘。2013年,张靖作为高层次人才正式加盟“双环传动”,开始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核心关节减速器,并成功实现国产化,打破了外企长期垄断的局面。他带领的团队获评省领军型创新团队,目前已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发项目。

回首在玉环创业创新的这10年,张靖表示,玉环的人才政策和人才环境都非常接地气、有温度,尤其在留才方面做了很多突出的工作。“除了在事业上给予我们足够的发展空间,在就业、住房、生活、医疗、教育等方面,玉环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在我市人才政策的“加持”下,张靖已在玉环安家立业,如今他的团队里,2名技术骨干也成功享受到了人才福利,拿着“房票”在玉安家。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全力构建“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通过深入实施“500精英人才计划”、人才新政2.0,瞄准玉环主导产业,按照“民资民企+人才项目”模式,大力开展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招引工作,三年来共引进创业创新高层次人才70人。同时,积极做好人才政策资金兑现及人才服务工作,用好台州“人才码”和“引才云”数据平台,推行安家补贴、房票补贴、见习补贴、创业补贴“线上+线下”全年常态化受理,着力解决好青年人才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关键小事”,不断提升人才满意度和幸福感。2021年至今,我市共兑现人才政策资金3034.58万元,其中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兑现1263.4万元,高层次人才引才薪酬补助205.78万元,重点技术创新团队兑现130万元,大学生安家补贴1028.02万元,房票补贴687.8万元。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潘立志表示,我市将紧扣“双80”人口集聚目标,进一步聚力就业创业扶持体系建设,持续强化普工招引,放大“500精英”引才品牌效应,迭代“青年英才聚玉环”计划,办好人才服务“关键小事”,坚持抓招引重培育强服务,吸引更多青年人才选择玉环、融入玉环、扎根玉环。

作者:张思寒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