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乡镇、街道 > 大麦屿街道办事处 > 工作信息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31021794396026E/2023-127215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大麦屿街道 发文日期: 2023-07-31
公开方式: 公开范围: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文件编号:

大麦屿街道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计划

信息来源: 大麦屿街道 发布时间:2023-07-31 15:16 浏览次数:

来源:大麦屿街道
发布时间:2023-07-31 15:16

一、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街道办事处在市委市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工委的监督支持下,在街道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奋勇争先再创优的目标,落实落细“三比三看”“赛马比拼”等各项工作要求,凝心聚力、实干为先,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各项重点工作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街道办事处承诺的“十大标志性工程”均取得明显进展,一批大事喜事接踵而至,特别是台州1号公路大麦屿段建设如火如荼,三条青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台州市“三比三看”现场会专程考察;高铭暄学术馆隆重投用,10余位省部级领导出席启用仪式,累计接待访客近万人次,成为港城文化新地标;五一三股塘城市有机更新区块实现100%签约,腾空率达50%、拆除率达33.3%;“山海诗画”文旅共富项目专项债成功获批,12个子项目中7个已启动建设,全市文旅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落户大麦屿;专项工作成效显著,全省首个上市企业妇女组织联盟落户街道,“三改一拆”获评台州示范并被推荐省“无违建”乡镇(街道),峰阳村以全省第二成绩、高分创成省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优秀等次回顾上半年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五方面

服务、促转型,经济运行承压回稳我们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积极有为”的总基调,坚持服务开路,政企联手稳住经济“大盘”,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综合考评位居全市第一。全力以赴稳工业,1-6月累计完成规上工业产值79.6亿,成功实现半年度扭负转正、累计增速达0.6%;制定实施专项奖励办法,主动帮助小微企业增订单、拓市场,规下抽样调查企业营收增速达2.9%多措并举活商贸,1-5月累计完成出口30.8亿元,增速达52%位居全市第一,7项商贸指标中有2项位居全市前二,4项位居六大乡镇前三,大麦屿港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达26.6万标箱,同比增长46.3%强化引导重创新,1-6月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累计达2.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7%、位居全市第一,新增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2家、省级高企研发中心4家、国家级重点联系专家4人,新引进大学生240人。重装升级优服务,在全市率先创新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条举措(“屿十条”),设立“企业服务专窗”,先后召开专场帮扶会8次、开展组团服务20余次、“首违免罚”50余件次,助力企业提信心、增活力。

(二)抓项目、谋未来,发展动能加快积蓄。我们始终牢记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投资就是抓未来,强化“项目为王、落地为要”理念,全面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街道主要领导带头开展项目招引、定期听取项目汇报、主动协调项目难题、一线推动项目落地,不断积蓄发展动力。今年来,成功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个,累计开工入统项目1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亿,引进外资1000万美元;总投资40多亿元的华能玉环三期扩建项目启动建设,铁龙头工业区地块完成招标、即将全面开工,大麦屿港10万吨级多用途码头项目启动后方陆域141亩回填招投标工作,大麦屿生鲜冷链产业园项目前期进展顺利,苏强格二期、旺盛二期、科技孵化园一期等项目全速推进。纵深推进“千亩百亿·双五行动”,以老旧工业园区“五化一提升”为载体,以临港工业区、对台贸易加工区为重点,制定出台“五化一提升”三年改造行动计划,签约“零增地”技改企业26家、备案9家,新开工围墙外改造项目15个、完成率100%,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临港产业大道累计营收达69.8亿元、同比增长19%。强化项目落地保障,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行重点项目“一对一”专班服务,全程代办重点项目60余件。

(三)抓全域、强统筹,城乡品质持续改善我们时刻紧盯花园工港建设目标,统筹城区开发和乡村振兴一并推进,努力推动港城环境全域蝶变。坚持建设开路,陈岙路全线通车,古顺市政道路完成改造,榴榕隧道、兴中西路、滨河路二期等工程政策处理有序推进;聚力推进“精品港口”建设,完成大麦屿社区海防路道路及立面改造工程,疏港大道提升、东广场公园项目分别完成工程量的70%80%,港口形象焕然一新;台州1号公路大麦屿段成效初显,龙脊线道路、龙山路立面、古顺隧道提升改造等工程基本完成,投资1900余万的庆澜公园一期、兴港路、兴中路、永康路、陈屿隧道口景观提升工程全面铺开,庆澜公园二期提升改造启动建设,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坚持整治提升,创设“整村推进、全域提升”擂台赛,开展“一村一景”创建活动,车轮式推进突出问题集中“拔刺”行动,累计整改刺头点位243处,拆除违法搭建3000多平方米,清理乱堆放垃圾1300余吨;持续推进水质提升,鲜叠社区“污水零直排”完成主体工程,普青片、古顺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启动排查疏通,长屿闸上游“污水零直排”提升工程基本完成、省控断面水质平均值达到三类要求,全域河系水生态环境修复与提升(一期)项目获得中央环保资金补助3800万元,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坚持项目赋能,成立大麦屿众乐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探索农村产业平台股权合作模式,完成古顺岙里片区“稻虾共生”共富项目,年增收可达10万元;龙脊线三个观景平台基本建成投用,鹭鸶礁漂流启动招投标程序,联丰村、龙湾村接连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乡村振兴进一步激活。

(四)抓民生、增福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我们自觉回应社会关注,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切实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着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专班推进陈屿中学迁建项目前期政策处理工作;积极打造儿童友好研学示范带,岗仔头村获评台州首批儿童友好试点村。文化事业亮点纷呈,实施精神共富结亲工程,挖掘15支民间文艺团体与村社结对;新增文化驿站1家、品质文化圈5个并通过省级验收,累计开展“屿具匠心”等文化活动364场,电影下乡放映45场次;福山、环海文化礼堂晋升省四星级文化礼堂,两人获评第八批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端午节龙舟表演及系列文化活动吸引万人观看、广受好评。社会治理全面深化,基层治理四平台累计接收处理网格上报事件6849件,“大综合一体化”队伍累计办理案件88起,“一街多点、一社一品”社工文化品牌受到市级肯定,电诈发案数、金额数实现“双下降”,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纵深推进,累计排查企业、出租房、九小场所等8462家、发现并整改隐患600余处,平安建设工作入选一季度台州市“赛马比拼”红榜。社会保障兜底有力,处理各类劳动投诉案件35件、工伤调解案件49件、涉及金额522万元,刘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试运行,完成“女性安康”保险1万余人,慈善认捐企业达到28家。

(五)抓落实、争进位,实干氛围更加浓厚。我们始终坚持把狠抓落实作为头等大事,干字当头、快字为先,事不过夜、周末无休,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抓发展干事业上,全力打造实干、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突出队伍建设,以“凝心聚力出新彩、奋楫争先砺铁军”建设深化年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规定,修改完善公务员平时考核管理办法,深入实施“明星书记长青计划”,打造“三青联学堂”,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突出平台建设,“平台+服务+标准”为核心,全面推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镇村两级累计受办事项5.6万余件,办结率、满意度均达100%突出依法行政,树牢法治理念,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建议36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4条。突出协同联动,开展村级项目实地组团帮扶活动,圆满举办天南地北世界玉环人大会大麦屿分会场活动,支持大麦屿乡贤联谊会、商会、侨联等各类组织特色发展,进一步凝聚各方合力。突出问题整改,展财务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排查整改问题12个,上级审计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各位代表,上半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街道党工委坚强领导、正确指引的结果,是街道人大工委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广大乡贤和社会各界威望人士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街道全体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街道办事处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安不忘危,兴不忘忧。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街道工作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短板。现代产业体系基础仍不稳固,产业结构更迭步伐不够快,部分重要经济指标实际存在负增长情况;城乡统筹发展仍不平衡,城区集聚效应不足、能级较低,土地、资金等制约发展的关键要素瓶颈亟待破解,乡村振兴“含金量”亟待提高,部分重点项目受到专项债未到位等因素制约进展缓慢、甚至有所停滞;民生领域仍有短板,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还存在缺口,数字治理能力还有待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压力依然较大,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等领域的平安基础有待夯实,越级访、群体访的压力陡增;少数干部的执行力、战斗力还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街道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和“三进一线”常委会大麦屿专场指示要求,对标加快建设花园式港口城市目标,围绕全年任务、重大项目及重点工作,拼搏实干、锐意进取,全力推动街道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聚焦实体经济,全力夯实产业硬支撑。持续开展“三竞三争·五年冲高”活动,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坚持抓大与扶小并举,在加快产业集聚上下足功夫、做精文章。深入实施项目招引“四个一”工程,推进中储粮、海德曼、缝纫设备产业园、科技孵化园等项目早开工、早入库、早见效。二是聚焦改革创新,全力跑出发展加速度。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最大程度发挥“屿十条”品牌优势,全面深化“三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大引才、育才、留才力度,围绕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进老旧工业园区“五化一提升”,优化临港产业布局,努力打造大麦屿发展新优势。三是聚焦城乡发展,全力构建产城新格局。围绕“双80”战略,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城市格局重塑,重点推进五一三股塘有机更新区块腾空拆除,加快老办事处区块人才公寓、五一隔山保障房项目,统筹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品质完成台州1号公路、精品港口系列工程,做美做精“山海诗画”风景带,打响大麦屿“山海诗画”文旅品牌。持续推进人居环境集中攻坚“拔刺”行动,启动全域水环境整治,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四是聚焦民生福祉,全力打造共富金名片。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民生投入,运行“护羽季”慈善共富项目。用好高铭暄学术馆宣传阵地,开展“迎亚运”系列文明实践活动。深化“卓玉宝工作室”“海岸守望者联盟”等平安特色品牌建设,推进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平安护航亚运会、亚残运会。五是聚焦自身建设,全力促进行政高效能。不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深入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度打造“三青联学堂”干部培养品牌,全力重塑组织新形态、干部好状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