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资讯中心 > 玉环要闻

新生“第一课”!把反诈“种”进学生心里

信息来源: 玉环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8-23 10:00 浏览次数:

来源:玉环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8-23 10:00

暑假接近尾声,这几天我市各所学校都进入“开学倒计时”。8月20日晚,玉环中学报告厅里,玉环法院民一庭法官助理叶馨怡为500多名参加军训的高一新生带来“第一课”——警惕电信网络诈骗,用发生在我市的真实案例和数据,把反诈意识“种”到学生心里去。

“游戏诈骗、刷单诈骗、追星诈骗、网购诈骗、冒充熟人都是我们青少年容易被电信诈骗的类型。”叶馨怡介绍,2022年全市共发生154起学生被诈骗的案件,其中105起为游戏诈骗,并且用一则购买游戏账号被骗4万多元的案件揭露诈骗的套路,呼吁在座学生引起警惕。

电信诈骗离学生有多近?叶馨怡用自己大一时被诈骗的亲身经历给学生们敲响警钟。

“那时候学长学姐拉了一个兼职的微信群,骗子就发布了一个兼职做刷单的信息,说每一单多少钱。然后我就相信了,加了他的微信,之后他就发给我一个链接,跟淘宝的网站非常相似,我没有分辨出来,于是点进去拍下链接里的商品,付了800元。”实际上,真正的淘宝APP里并没有这个商品,那么这800元自然而然打了水漂,为此叶馨怡特地告诫学生,十多年前骗子就用高仿的钓鱼网站来骗人,直到现在这个套路仍然在用,大家一定要加强反诈意识。

真实的案例、生动的讲述给在场的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多小时的反诈法治课里,既有惊叹声,又有笑声,更有阵阵掌声。

“其实在这次讲座之前,我感觉诈骗离我们似乎非常遥远,但这次讲座完全刷新了我对诈骗的认识。”高一(1)班的曾佳欣通过这堂课发现,现在诈骗的手段非常新颖,并且在生活里处处都能看到,“这堂课教的防诈骗手段很实用,我们每个人都应学起来。”

“现在的诈骗不仅骗钱,还会骗人,我们一定要增强反诈意识,提高反诈能力。尤其是在生活中经常会有什么短信、链接之类的,带有一定风险性,我们尤其要注意。” 高一(2)班的许宸恺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防范电信诈骗加强自我保护的同时,还要学法知法,避免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在一些电信诈骗的案件中,有部分相关人员年龄非常小,对青少年的普法工作迫在眉睫。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能够对学生们进行普法教育,让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可以真正地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玉环法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刘竹柯君说道。

作者:陈晶晶 摄影:陈晶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