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行政执法公开 > 市委编办 > 行政执法资格及制度

中共玉环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信息来源: 玉环市委编办 发布时间:2024-02-05 11:21 浏览次数:

来源:玉环市委编办
发布时间:2024-02-05 11:21

中共玉环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编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编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为主线,努力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1. 强化理论武装,推动思想落实处。一是压实责任主体,强化组织领导。对照玉环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第一责任人定期听取班子成员关于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报告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研究部署法治建设重大问题,进一步强化法治建设组织领导。二是持续深入学习,增强法治意识。坚持领导带学、支部研学、个人自学相结合,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等形式开展系统学习和专题培训,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二十大精神等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律法规进行重点学习,大力普及机构编制知识,强化各级领导党管机构编制意识,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2. 严格依法行政,解决问题做实功。一是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政策制度,依法决策。坚持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依法依规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及其人员编制进行核定、增减或调整。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对三重一大事项实行集体研究、集体决策,确保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二是严格机构编制监督管理,依法用编。出台《玉环市机构编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坚持每年定期开展机构编制报告,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向市委编委书面报告上一年度机构编制重要事项,做到对全市机关单位编制情况及时掌握、及时监督;出台《玉环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管理办法》,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统筹使用、动态管理、严把关口的总体要求,遵守依法用编、科学使用、服务中心、数字赋能的原则,对用编申报、审核、使用以及纪律要求作出全面具体规定。

3. 落实事后监督,保障工作出实效。一是完善监督机制,突出机构编制法定化全流程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玉环市机构编制工作全程纪实办法》《玉环市机构编制合规性量化审查办法》《玉环市三定规定跟踪问效办法》等10多项制度,构建起一体推进、前后衔接、综合集成的制度体系。二是多方协同,推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多线化。深化外部协同机制,积极参与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形成与纪委、巡察、组织、审计等部门定期互通问题信息的长效机制,推动监督检查工作由单线多线推进。

(二)严格落实机构改革、重大体制机制和职责调整

1. 积极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一年来,市委编办积极对接各市级部门执法队伍,督促其按政策精神规范调整程序,本年度共备案下沉人员调整6次。重新核定执法编制前,我市10支执法行政队伍实有用编人员492名,下沉镇街的执法人员383人,占比77.85%,其中派驻式执法人员306人,占比62.20%

2. 全力完善全覆盖整体政府监管体系。一年来,我办持续推动监管事项认领和检查覆盖,实时保持新增监管事项认领到位,并按要求规范清理不认领标记事项。目前全市9609条待认领事项已全部认领完成,梳理不认领标记事项801条。在台州市大综合一体化考核中,前三季度玉环市均位于台州市前三,全省排名前三十,在年终考核预计全省第十、台州市第二,其中事项认领率指标是台州市唯一一个全年均未扣分的县市区。

3. 致力优化组织机构推动重点工作。一是开展科级事业单位运行评估。结合市委市政府发展重点及机构职能的发挥效能,提出对1家正科级事业单位进行降格整合的方案。草拟新设1家正科级事业单位的预案,供决策参考。二是以主管机构为单位,开展一般事业单位优化工作。撤销机构1家,分支机构1家;增加职能机构2家,增加职数机构3家。三是整理妇幼保障机构和托育机构的发展沿革。为妇幼保健机构的升级以及托育服务的提升打好基础。四是研究疾控改革的相关政策。调研排摸市卫生健康局及下属2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现状,形成疾控涉改事业单位机构调整方案。五是研究文化领域一体运行新模式。以文化领域为试点,对我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各类场馆进行大排摸,分析我市文化类场馆在一体运行方面的基础条件。同时排查镇街(村)文化战线的机构、职数、编制情况为事业单位一个机构多个分支、多个机构一体运行等新模式探索可能性。

(三)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

1. 盘活事业编制保障重点工作。一是用好用活乡镇(街道)编制周转池。核定大麦屿街道社会事业服务中心使用周转编制1名,用于高铭暄学术馆服务管理的人员需求。延期使用大社区服务周转事业编制保障2名。二是合理分配我市教职工编制、台州市统筹调剂编制及上级帮扶编制,比对本年度各校学生分布状况,与市教育部门反复研判,协商确定各类学校4257名编制的调整方案。三是在改革、评估、职能调整过程中,收回事业编制13名,调剂到社会保障、服务、思想建设领域9名事业编制。

2. 致力于事业人员的服务保障。一方面,配合组织部门做好重新认定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人员分流相关工作。另一方面,为保障县级以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晋升,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激情,配合市人力社保局、市委组织部出台参公单位未过渡人员的转岗交流相关办法。协调全市涉及相关人员的20个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统筹调整不同类别事业编制的分配。

3. 争取省市编制缓解编制紧缺一方面,争取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筹调剂。通过理论测算、挖潜存量、预测增量,形成调研情况说明,配以有力的图表数据,多次与上级编办汇报沟通为玉环争取到共50名帮扶编制,其中省级帮扶工作编制池专项编制33名、市级配套专项编制17名,专项保障我市义务教育正常教学所需这次争取的省市帮扶编制成为缓解我市编制紧缺的重要助力。另一方面,争取专项编制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助力我市学生在学科竞赛保送、强基计划、三位一体等通道上脱颖而出,协助教育部门引进高中信息技术竞赛教练,准备相关报送资料,专门为玉环中学争获台州市教育提质行动专项编制1名。同时,争取到台州市教育周转编制171名。

二、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是部分单位依法依规履行三定文件职能职责要求的精确性还不够,对三定严肃性的认识还不够到位。

二是《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宣传教育方式相对单一,需要进一步丰富拓展宣传教育手段,提高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2023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责任到位。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部署,突出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动部署重要工作、过问重大问题、协调重点环节、督办重要任务,切实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形成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配合抓的工作局面。把法治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班子成员关于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报告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研究部署法治建设重大问题。按规定参加年度学法用法培训和法律知识考试,不断更新法律法规知识,大力普及机构编制知识,强化各级领导党管机构编制意识,提高机关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二是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相关政策制度。坚持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严格执行市委编办归口市委组织部管理制度。牢固树立机构编制程序意识,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审批权限和程序,在规定限额内设置机构,从严审批机构编制,以法律、编制政策规定为依据解决问题,做到不越位、不缺位,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各部门及其内设机构、下属机构进行设立、撤销或调整。依法依规核定、调整人员编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对三重一大事项实行集体研究、集体决策,落实一把手末位发言制,确保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凡涉及机构编制工作重大事项、机关人事调整等都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策。

三是深化思想学习树立法治意识。抓好学习培训,定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等法治思想论述,在单位内部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法用法氛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本单位机构编制发展总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单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机构编制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切实加强沟通交流。定期向依法治市办报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全面接受依法治市办指导和支持。通过多种方式渠道与各兄弟部门加强依法行政工作交流,借鉴、学习先进经验。

二是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对标对表法治玉环建设要求,按照依法治市办安排部署,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打造法治政府建设升级版。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制度跟踪问效。以出台的《玉环市机构编制工作全程纪实办法》、《玉环市机构编制合规性量化审查办法》、《玉环市三定规定跟踪问效办法》、《玉环市机构编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等监督检查制度为基础,围绕优化协同高效目标,持续深化改革,通过部门沟通、协同合作,全面推进机构编制全流程监管。



   中共玉环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2424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