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名称 | 重点任务 | 季度计划 | 责任 领导 | 责任科室 |
一季度 | 二季度 | 三季度 | 四季度 |
一、动能大转换(牵头领导:董琛欣) |
1 | 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力争全年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54%。 | 3.45% | 3.62% | 3.58% | 3.56% | 董琛欣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2 | 强化龙头企业科技引领 | 力争研发清零完成100%。 | 80% | 85% | 92% | 100% | 董琛欣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3 | 推动中小企业创新梯队建设 |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7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36家。 | 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8家。 |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5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18家。 |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2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5家。 | 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5家。 | 董琛欣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4 | 推动成果转移转化 | 完成技术交易额1.9亿元。 | 0.4亿元 | 0.6亿元 | 0.5亿元 | 0.4亿元 | 董琛欣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5 | 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 | 促成合作项目3个。 | 摸排企业项目研发需求,调研产学研合作意向。 | 帮助企业对接校地产学研合作库内高校,做好匹配工作。 | 扩充校地产学研合作库。 | 落地校企合作项目3个。 | 董琛欣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6 | 建设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 | 做好高层次人才和项目的培育及招引。 | 对接企业人才招聘需求,组织重点企业赴高校招聘。 | 对接高层次人才和项目,做好人才和企业对接交流服务。 | 探索开展“苗圃计划”通过“讲座+活动”等形式加强宣传,全面营造“大人才观”。 | 摸清辖区人才情况,建立小语种人才库、工匠培育库、在外学子人才信息库。 | 许璐洋 | 党建综合办(组织) 经济发展办(工贸) |
7 | 强化战略人才支撑 | 引育、集聚青年工程师50名、引进大学生1200名。 | 引育、集聚青年工程师10名,引进大学生200名。 | 引育、集聚青年工程师15名,引进大学生350名。 | 引育、集聚青年工程师10名,引进大学生400名。 | 引育、集聚青年工程师15名,引进大学生250名。 | 董琛欣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8 | 激发企业标准管理创新活力 | 申报浙江标准企业2家。 | 走访企业,做好政策宣贯工作。 | 协助企业做好申报材料整理。 | 1家申报 | 1家申报 | 董琛欣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9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新增发明专利60个以上。 | 15个 | 15个 | 15个 | 15个 | 董琛欣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10 | 完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 引导2家企业挂牌“双创苗圃板”。 | 建立“双创苗圃培育库”。 | 实地走访,做好挂牌前准备工作。 | 挂牌1家 | 挂牌1家 | 董琛欣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二、改革大突破(牵头领导:林美富) |
11 | 打造工业园区15分钟便民服务圈 | 通过完善体制机制、环境设施等多种举措服务眼镜工业园区及其企业、职工全链条事项,促进辖区眼镜行业整体发展。 | 排摸调研园区、企业、职工所需所求,做好相关服务前期准备工作。 | 联系对接相关部门,针对性开展服务。建设企业服务驿站,为企业提供家门口行政服务。依托大麦屿调解中心,成立园区矛调队伍,建立调解机制。 | 根据企业需求,进一步完善相关举措,深化服务工作。以科技项目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加强对眼镜行业的规划指导,力争全年推进50%眼镜企业至少1个科技项目申报。 | 完善服务工作,进行分析总结。以“亮睛睛”共富工坊为主阵地,整合幸福里人才公寓,改建玉环眼镜园区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 许璐洋 董琛欣 张秀杰 蒋 伟 陈嗣国 赵小平 | 党建综合办(组织) 经济发展办(工贸) 城市建设办 平安法治办(应急、综治、铁拳) 社会事务办(便民、文教卫、劳保) |
12 | 创建大麦屿街道“浙里就业”综合服务站 | 以服务站为支点,链接企业、高校、共富工坊等载体,连结求职者、企业在职人员、学生、创业者等受众,打造全天候、一站式、全生态的综合就业服务站。 | 对接市人社局对创建“浙里就业”选址进行确认,并确定设计图纸。 | 确定装修公司并进场施工,计划开始试营业。 | 打造创业导师帮帮团、外省市劳务工作站等社会团体,为创业人员、在屿外省人员提供创业、同乡链接等对接服务。 | 依托服务站,开展涵盖学历提升、技能培训、业余爱好培训、就业创业讲座等系列就业服务。 | 董琛欣 | 社会事务办(劳保) |
13 | 企业职工组建多元化兴趣联盟工作试点 | 开展职工兴趣小组联盟,让企业职工丰富业余生活,增强职工的兴趣爱好的发挥,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 | 开展组建工作,(八大联盟:职工舞蹈联盟、职工跑步联盟、职工登山联盟、职工钓鱼联盟、职工烹饪联盟、职工篮球联盟、职工足球联盟、职工羽毛球联盟),开展报名和统计工作。 | 组织开展兴趣的筛选工作,开展兴趣联盟的组建工作(包括制度、职责、规则制定等)。 | 组织小组比赛,开展各项活动。 | 总结实战实用实效过程中充分发挥职工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 林美富 | 党建综合办(工会) |
14 | 实施全链条回访教育机制 | 对受处分人员探索推行“访前把脉、访中开方、访后巩固”全链条回访教育机制,实现回访教育全周期管理,让“掉队”干部放下包袱、打开心结、重新上阵。 | 落实访前“把脉”,对受处分人员按照“一人一策”制定回访方案,个性化制定回访提纲、明确回访重点,做足准备工作。 | 落实访中“开方”,回访中找准切入点,对症下药,坚持教育与关爱相结合,引导受处分干部深刻反思,解开心结,调整心态。 | 落实访后“巩固”,建立回访教育档案,并督促提醒受处分人员所在党组织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做好日常教育管理,形成闭环。 | 总结梳理回访教育情况,对回访教育效果不明显的,进行跟踪回访。 | 曾薇薇 | 党建综合办(纪检) |
15 | 流动人口安居智助“一件事” | 基于出租房旅馆式管理,梳理流动人口、企业、房东等群体的需求清单,联合相关职能站所,通过“一标三实”“数字门牌”等媒介,数据共享,构建智能“找房”,并延伸至子女就学、维权等多应用场景,为流动人口提供高质量服务。 | 配合市公安局、街道派出所完成“安居智助”系统的项目开发、数据采集等相关工作。 | 在街道打造居住出租房旅馆式服务总台一处。 | 将辖区内的企业、工商主体等纳入系统,完成数据采集、功能完善,开通线下服务。 | 试点将街道的金融、保险、电信运营商等机构和服务纳入系统数据。 | 林美富 苏 咏 陈嗣国 | 平安法治办(综治) 大麦屿派出所 |
16 | 深化农民持股强村富民集成改革 | 推进乡村文旅公司发展,村民持股分红。 | 推进鲜叠社区沿线旅游业态打造前期工作。 | 推进鲜叠社区沿线旅游业态建设,漂流项目运营。 | 推进鲜叠社区沿线旅游业态建设,漂流项目运营。 | 推进鲜叠社区沿线旅游业态建设,漂流项目运营,壮大村集体资产,村民持股分红。 | 林美富 许璐洋 高丛林 | 经济发展办(农渔、共富) |
17 | 实施全域产村融合共富改革 | 推进大麦屿“山海诗画”文旅共富项目建设。 |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5%,鹭鸶礁漂河道建设工程完成,一号公路龙脊线及周边提升完成30%。 |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40%,一号公路龙脊线及周边提升完成60%。 |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70%,一号公路龙脊线及周边提升完成90%。 |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一号公路龙脊线及周边提升完成。 | 林美富 高丛林 | 经济发展办(农渔、共富) |
18 | 深入实施大综合一体化改革 | 重点整治城区乱停车现象,形成规范秩序管理。 | 全面梳理大综合一体化职权,制订整治方案,突出整治重点路段。 | 在相关路段合理设置停车位,并安装抓拍监控。 | 开展集中整治,组织力量加强路段巡查,及时通知乱停车车主,做到规范停车。 | 巩固成果,继续加强技术巡查,确保重点路段停车规范,秩序井然。 | 张秀杰 蒋 伟 | 社会事务办(文教卫) 城市建设办 交警中队 综合行政执法中队 |
19 | 建立双违监察闭环管理机制 | 建立管理机制并进行常态运行。 | 机制初稿制定。 | 机制及办法讨论、修改并定稿。 | 公布机制并常态运行。 | 机制常态运行。 | 蒋伟 | 城市建设办 |
20 | 安全管理全链条全过程全覆盖改革 | 创新安全工作管理责任考核办法,坚持“集体+个体”考核相结合,实行“每月通报、季度约谈、全年评比”相结合,筑牢安全工作“铜墙铁壁”。 | 重点围绕消防安全、森林消防和渔业安全生产领域,细化研究并制定出台安全工作管理责任考核办法。 | 推进安全工作管理责任考核办法试运行,组织“1+3”即一个村集体,驻村干部、村干部和网格员社工三个群体对照考核办法落实巡查检查工作。 | 围绕安全责任考核涉及扣分项目开展集中攻坚行动,结合通报排名、公开晾晒等形式,营造抓安全管安全的比学赶超氛围。 | 针对全年查摆的否决项、森林消防和渔业安全等领域重点问题进行回头看,综合全年考评结果,实施奖优罚劣,巩固安全工作管理责任考核改革成果。 | 董琛欣 高丛林 | 平安法治办(应急) 经济发展办(农渔) |
三、开放大提升(牵头领导:董琛欣) |
21 | 推进大麦屿港务二期项目(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 | 做好政策处理,推动项目年底前开工。 | 启动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项目前期土地调查。 | 完成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项目前期土地调查。 | 启动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项目政策处理工作。 | 完成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项目政策处理工作。 | 董琛欣 | 专班 |
22 | 开工建设大麦屿LNG应急调峰站项目配套码头工程 | 做好属地服务工作,配合发改局、市LNG专班做好项目建设工作。 | 配合发改完成码头前期手续审批。 | 配合发改解决码头建设前期手续。 | 配合业主完成码头工程开工。 | 码头工程完成施工20%。 | 林美富 | 专班 |
23 | 全力推进连屿村一期拆改工作 | 完成239户补偿安置协议签约100%,启动房屋拆除工作。 | 完成一点一策方案编制。 | 完成补偿办法修改报批;启动签约工作。 | 完成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签订100%。 | 完成地上房屋拆除100%。 | 许璐洋 蒋伟 | 专班 |
24 | 加快对外交通通道建设(石峰山隧道) | 加快玉环市坎门至大麦屿隧道(石峰山隧道)及接线工作。 | 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评审。 | 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 | 启动地籍测绘、房屋评估等调查排摸工作。 | 完成地籍测绘、房屋评估等调查排摸工作。 | 蒋伟 郑崇林 | 专班 |
25 | 加快推进1号公路大麦屿段建设 | 完成1号公路、76省道、示范段、龙脊线等绿化景观建设启动。协助市级启动节点驿站工程建设。 | 启动台州1号公路大麦屿段各配套工程报批。 | 启动1号公路示范段大麦屿段景观提升工程。 | 完成龙脊线电力、自来水、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 | 完成1号公路示范段大麦屿段景观提升工程,完成鲜叠沙滩配套停车场建设工。 | 蒋伟 高丛林 | 城市建设办 经济发展办(农渔、共富) |
26 | 实施外贸市场赶超突破行动 | 做好企业出国参展等服务工作。 | 根据辖区企业行业特点,形成《大麦屿街道企业2024年国际展会目录清单》,并与市商务局及时对接,整理参展补助政策,并做好宣传工作。 | 定期更新境外展览会展位费、参展运费等信息,鼓励企业“出海”抢单,组织企业参加国外重点展会;关注国内国际展会,如:国内135届广交会。 | 开展出口名牌申报工作,加强辖区出口名牌培育,推动辖区外贸高质量发展。 | 做好2024年企业海外参展意见与建议调研工作,对参展情况、订单情况分析总结,为外贸出口企业提供最优服务,同时组织企业参加136届广交会。 | 董琛欣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27 | 提升临港百亿大道能级 | 临港产业大道年营收突破100亿元。 | 完成营收25亿以上。 | 完成营收50亿以上。 | 完成营收75亿以上。 | 完成营收100亿以上。 | 董琛欣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28 | 做亮大宗贸易进口平台 | 推动大麦屿港国际生鲜冷链中心项目建设。 | 配合完成入统前准备工作,保障顺利入统。 | 紧盯项目建设进程,做好属地服务工作。 | 配合后期整体投产运行工作。 | 董琛欣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29 | 丰富港口产业类型 | 招引生鲜、水果类进口企业落地大麦屿。 | 与市商务局、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配合上级部门谋划中外运普菲斯、佳沛、东航等公司项目合作。 | 紧密跟进项目进展,做好属地服务。 | 配合浙台(玉环)经贸合作区打造水上生鲜“的士”。 | 董琛欣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30 | 做优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 推动商贸服务业投资提质增量。 | 推荐并帮助恒实汽车申报省级优先支开展二手车出口企业。 | 服务恒实汽车申请二手车出口资质,推动落地;发展培育苏泊尔销售公司旗下电商华鲸科技,释放社零、零售潜力。 | 与市商务局紧密对接,积极推动禾旭公司主体升级,重启销售业务,为批发工作做储备。 | 鼓励电商企业积极开展促销活动,力争华鲸科技年销售额突破5千万;力争今年批发、零售各入统1家。 | 董琛欣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四、产业大跃迁(牵头领导:董琛欣) |
31 | 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 紧抓月度升规工作,力争完成3家。 | 完成2023年4季度以来新注册企业及未开票企业培育库建立。 | 紧盯在库培育企业,继续排摸相关企业。 | 力争月度升规1家。 | 力争累计月度升规3家。 | 董琛欣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32 | 聚焦“小”活力“升”成新动能 | 培育企业“小升规”,年度升规7家。 | 开展规下工业产值统计,排摸上规潜力单位。 | 根据企业上报产值,形成上规培育库。 | 重点关注培育库内企业,根据产值动态,及时替换培育库企业。 | 提前与企业对接上规事宜;向市统计局提交上规资料,力争7家年度升规。 | 董琛欣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33 | 开展技术改造工程 | 新增应用工业机器人40台。 | 开展机器人需求企业,排摸潜力单位。 | 根据企业机器人投入计划,形成企业跟踪表。 | 重点表内企业,根据企业每月投入及时跟踪。 | 根据企业每月机器人投入表;向市经信提交资料,力争当年投入40台机器人。 | 董琛欣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34 | 培育新质生产力 | 力争完成新产品产值率40%以上 。 | 35% | 35% | 40% | 40% | 董琛欣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35 | 聚焦空间成片拆改 | 整治提升高耗低效企业 18家;拆除面积6万平方米。 | 摸排企业名单,建立整治库; 拆除面积1万平方米。 | 加大对整治库企业整治力度;拆除面积1.5万平方米。 | 做好高耗低效企业整治攻坚工作; 拆除面积1.5万平方米。 | 全年力争整治18家; 拆除面积2万平方米。 | 董琛欣 蒋伟 | 经济发展办(工贸) 城市建设办 |
36 | 大麦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 完成土地综合整治设计;启动耕地质量提升项目。 | 基础调研,方案设计。 | 基础调研,完成方案设计。 | 方案评审,方案报批。 | 完成方案批复,启动耕地质量提升等部分子项目。 | 蒋伟 | 城市建设办 |
37 | 坚持数字赋能 | 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 15%。 | 8% | 7.5% | 10% | 15% | 董琛欣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38 | 推动园区改造优化 | 加大“五化一提升”力度,对台贸易工业园区、临港工业园区、普青工业园区“零增地”技改8家以上。 | 2家 | 2家 | 2家 | 2家 | 董琛欣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39 | 围绕龙头企业开展链长制招商 | 建立龙头企业链长制招引储备库,以补链强链延链为目标开展招引。 | 对龙头企业重点行业链上企业进行排摸。 | 初步建立产业链项目库,加大外出招商力度和频次,逐个对接相关企业。 | 在企业对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项目库,筛选出意向企业。 | 在招引过程中,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项目落地建设。 | 郑崇林 | 经济发展办(工贸) |
40 | 火山茶深加工 | 开发火山茶衍生品、打造火山茶店铺。 | 火山茶IP、logo品牌设计。 | 火山茶特色饮品、手冲茶、养生茶开发。 | 火山茶奶茶、冰淇淋开发。 | 火山茶特色店铺打造。 | 高丛林 | 经济发展办(共富) |
五、品质大提档(牵头领导:蒋伟) |
41 | 完善城区“四横四纵”主干道框架 | 兴中西路(全长约492米,道路规划红线50米)完成兴中西路图纸设计并启动实施。 | 完成施工图设计:完成图纸图审。 | 完成政策处理工作:完成招投标前期准备工作。 | 完成招投标启动实施。 | 完成路基回填:完成桥梁基础工程的20%。 | 蒋伟 | 城市建设办 |
滨河路二期(全长约967米,红线宽度36米)完成土地农转启动建设。 | 政策处理。 | 完成政策处理工作:启动土地农转报批。 | 完成土地农转报批:项目招投标前期准备工作。 | 完成招投标启动实施。 | 蒋伟 | 城市建设办 |
榴榕隧道完成施工图设计,完成招投标前期准备工作。 | 施工图设计发包。 | 施工图设计。 | 完成施工图设计并评审:完成预算:启动招投标前期准备工作。 | 完成招投标前期准备工作。 | 蒋伟 | 城市建设办 |
42 | 打造花园工港特色产业风貌区 | 完成五一工业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临浦路、纬三路、滨河路、支一路、支二路等道路的改造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港口工业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四条道路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完成精品港口系列工程。 | 完成总工程量75%。 | 基本完工。 | 工程竣工验收:工程资料备案。 | —— | 蒋伟 | 城市建设办公室 |
43 | 1号公路精品提档工程 | 完成1号公路76省道段绿化工程;完成示范段绿化工程;启动鲜叠驿站、龙湾驿站工程:启动鲜叠至白沙岙段道路建设。 | 方案设计。 | 完成沿线绿化工程设计,完成招投标前期准备;协助市级完成驿站、道路方案设计。 | 绿化工程实施;协助市级驿站、道路项目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 | 完成绿化工程;协助市级启动驿站、道路工程。 | 蒋伟 | 城市建设办公室 |
44 | 大麦屿南部片区农旅业态提升项目 | 围绕鲜叠社区入村口沿线改造,建设旅游业态,植入伴手礼、咖啡、民宿、酒吧、美食等业态,打造1号品牌、鲜叠家宴品牌、对农耕小寨进行提升改造,建设药草花海、梯田花海、农耕研学、休闲垂钓、对火山茶基地、火山茶博园进行提升改造。 | 完成方案编制。 | 完成招标,启动施工。 | 完成总工程量30%。 | 完成总工程量70%。 | 高丛林 | 经济发展办(共富) |
45 | 大麦屿街道安居品质提升工程 | 完成大麦屿街道办事处区块保障性安居工程(总用地面积13.971亩,总建筑面积25630平方米,拟提供302套保障房);完成五一隔山区块保障房前期工作。 | 完成办事处区块总体工程建设进度15%;五一隔山区块政策处理等前期工作。 | 完成办事处区块总体工程建设进度25%;五一隔山区块政策处理等前期工作。 | 完成办事处区块总体工程建设进度30%;五一隔山区块政策处理及场地整理。 | 完成办事处区块总体工程建设进度40%;五一隔山区块场地整理。 | 江新伟 | 城市建设办 |
46 | 高铭暄学术馆法治“金名片”擦亮行动 | 通过举办首届“高铭暄学术奖”、承办学术研讨会、组织研学活动等提高学术馆运营能力,提升知名度,进一步擦亮学术馆法治“金名片”,为建设法治玉环贡献力量。 | 协助做好首届“高铭暄学术奖”评选对接工作。 | 筹备首届“高铭暄学术奖”颁奖仪式暨“中国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学术研讨会。 | 与人民大学、北师大等知名高校继续深化对接,提升学术馆人才培养教育基地和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影响力。 | 对接承办学术研讨活动。 | 郑灵芝 | 党建综合办(宣统) |
47 | 五一三股塘城市有机更新项目 | 全面完成五一三股塘区块房屋拆除,并完成安置区块土地出让工作。 | 完成房屋腾空及拆除95%以上。 | 完成房屋腾空及拆除100%。 | 启动安置区块土地出让。 | 完成安置区块土地出让。 | 林美富 | 城市建设办 |
48 | 庆澜公园区域能级再提升计划 | 启动北侧品住宅项目、存量建设用地改造项目;完成慢行道提升工程;完成农业景观提升项目。 | 品质住宅项目、存量用地提升项目政策处理;慢行道项目前期;农业轮种。 | 品质住宅项目、存量用地提升项目政策处理、方案设计;慢行道提升项目前期、方案设计;农业轮种。 | 品质住宅项目、存量用地提升项目政策处理、完成方案设计;慢行道提升项目完成方案设计,启动实施;农业轮种。 | 品质住宅项目、存量用地提升项目报批;完成慢行道提升项目;农业轮种。 | 蒋伟 | 城市建设办 |
49 | 玉环城市阳台(古城头)建设项目 | 启动项目实施。 | 基础调研。 | 基础调研;协助市级方案设计。 | 协助市级完成方案设计;政策处理;协助市级项目报批。 | 启动实施。 | 蒋伟 | 城市建设办公室 |
50 | 大麦屿街道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工程 | 该工程分两项实施: 一、大麦屿街道全域河系水生态环境修复与提升(一期)工程:完成河道暗渠整治、原位净化系统、生物膜净化区构建、河床地形重塑、生态滤坝、生态缓冲带建设,及岸上旁流净化系统、一体化脱氮设备的整体设备及配套安装、调试。 二、大麦屿对台贸易加工区地下水管控项目年内启动开工建设。 | 投资200万完成初步设计; 开展项目招投标工作,确定招投标总代理,并确定项目全过程咨询单位。 | 投资500万启动施工,完成工程量4%; 完成初步设计相关工作,开展项目工程招投标相关工作,如项目施工图纸设计、评审等。 | 投资800万完成工程量的8%; 完成工程招投标工作,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紧盯项目进入开工建设阶段。 | 投资1000万完成工程量的10%; 跟踪项目进度监理、审计等单位按职责开展工作,阻隔工程相关建设工作实施。 | 赵小平 | 经济发展办(五水、工贸) |
六、作风大提振(牵头领导:许璐洋、曾薇薇) |
51 | 街道党校“四季大轮训” | 全年按季度对街道机关干部、村社和两新领域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进行轮训。 | 制定全年培训计划; 排摸“三个一批”师资队伍; 筹备一季度“开学第一课”和学前摸底考试。 | 聘用“三个一批”师资队伍; 筹备并开展本季度轮训; 着手优化大麦屿港区党员干部教学线路。 | 筹备并开展本季度轮训; 开发并培育街道精品课程。 | 筹备并开展本季度课程及结业典礼; 开展学后成长测试。 | 许璐洋 | 党建综合办(组织) |
52 | 四将干部“技能大比武” | 聚焦街道“后浪小将”“攻坚勇将”“导师干将”“热血老将”四将干部队伍建设。 | 确立一批街道“后浪小将”“攻坚勇将”“导师干将”“热血老将”四将干部队伍; 制定35周岁以下“雏鹰训练营”实施方案; 推出”三会”模式。 | 启动青年科室长成长会、青年市管干部和青年企业家季度分享会、重点工作专班指标晾晒会; 探索由担任过街道中层干部的“70后”干部担任驻村组长新模式,推动热血老将重上一线。 | 常态化开展“三会“活动; 开展“四将干部”难事挑战分享。 | 组织“四将干部”座谈会; 开展优秀“四将干部”评比; 总结经验做法,做好市第一批“雏鹰训练营”示范点评选工作。 | 许璐洋 | 党建综合办(组织) |
53 | 解题破难“基层大调研” | 深化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 | 推行“一线调研工作法”,部署“基层大调研”工作任务,以科室为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前期工作。 | 各科室明确调研课题,有序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 | 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 | 聚焦调研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形成调研成果,着力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 | 许璐洋 | 党建综合办(组织) |
54 | 严管厚爱“干部大走访” | 开展机关干部暖心家访;联合街道纪检线,深入查纠一批“躺混”“懒闲”干部。 | 依据《大麦屿街道机关干部家访走访工作制度》常态化开展“谈心服务进家门”活动; 开展调研,提出查纠方案。 | 常态化开展“谈心服务进家门”活动; 针对查纠出的干部进行一次谈心谈话。 | 常态化开展“谈心服务进家门”活动; 分管领导和科室成员、科室长和科室成员开展一次谈心谈话,由纪检办进行监督。 | 梳理暖心走访、谈心谈话意见建议、巩固活动成果,优秀经验及时作好总结宣传工作。 | 许璐洋 曾薇薇 | 党建综合办(组织) |
55 | 争先进位“绩效大评估” | 深化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提升工作交付物质效,强化结果运用。 | 开始执行提交工作交付物佐证材料制度; 中层正职(科室长)开始提交工作交付物及佐证材料。 | 举办“科室+专班”季度擂台赛; 每月工作交付物接受市级督导组对账检查。 | 对于季度擂台赛中排名靠后和连续两个季度工作交付物质效评估分靠后的人员进行谈心谈话。 | 评选年度优秀科室和专班,与年度考核直接挂钩,并将考核优秀者纳入干部职级晋升范围。 | 许璐洋 | 党建综合办(组织、纪检) |
56 | 真抓实干“效能大整治” | 强化考勤、请假等制度学习和落实,以“效能百日大监督”等活动为平台,纠治个别机关干部、村干部存在的“躺混”“懒闲”等问题,营造真抓实干的工作氛围。 | 组织各科室认真学习街道考勤、请休假等各项制度,提高机关干部纪律意识; 开展科室亮诺兑诺接力活动。 | 开展“效能百日大监督”; 试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 开展效能提升集体谈话等活动; 对查摆、反映的问题落实相关科室整改。 | 以科室为单位开展“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大讨论活动; 对“效能大整治”行动进行总结,并进一步完善《街道机关效能建设制度》。 | 曾薇薇 | 党建综合办(纪检) |
57 | 隐患清零“项目大检视” | 纠正村级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加强工程管理业务知识培训,开展风险点排查,着重督查村级招投标、项目规划审批等问题,并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监督。 | 组织村干部、村工作人员开展村级工程管理业务培训; 开展村级工程管理廉政风险点排查, | 开展村(社区)工程项目自查梳理; 组成“项目检视”工作小组,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交叉抽检,及时纠治相关问题。 | 及时对村级工程项目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突出问题进行汇总通报,并督促相关村(社区)及时进行整改。 | 对排查的各村(社区)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建立问题核销机制。 | 曾薇薇 | 党建综合办(纪检) |
58 | 风险清底“三资大监督” | 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并综合运用“专项监督+巡察监督+访谈监督”等方式加强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以经验交流等形式,提高各村(社区)对三资管理规范性的认识。 | 开展村级三资管理业务培训; 推行“走访+接访+回访”三访工作机制排查问题。 | 按照“选准一个、带动一片”的原则,选取试点村进行提级监督; 开展村级三资管理廉政风险点排查,并自查自纠。 | 开展三资“微巡察”; 联合相关科室开展“清廉村居”创建活动。 | 联合相关科室开展“清廉村居”星级评定; 开展“站长有话说”村监会主任论坛。 | 曾薇薇 | 党建综合办(纪检) |
59 | 亲清政商“环境大优化” | 以营商环境观察点为着力点,通过开展业务培训、纪律作风专项督查、选派驻企清廉指导员等,开展“亲上加清”行动、以企业认可度为标尺, 切实提升政务服务。 | 认真学习《玉环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 展开纪律作风专项督查,对街道人员服务质量、工作态度、办事效率等开展监督检查。 | 在商会、协会、小微园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单位设立营商环境作风建设观测点; 以商会会员中的规上企业为重点,择优选派驻企清廉指导员。 | 发放《大麦屿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卡》,组建营商环境作风建设护航组,定期开展上门“走企问政督效”活动。 | 联合相关科室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 | 曾薇薇 | 党建综合办(纪检) |
60 | 清风沐港“教育大提升” | 依托高铭暄学术馆等教育主阵地,积极开展各类警示教育活动,涵养廉洁文化、厚植清廉根基。 | 以科室为单位开展以案说“廉”谈心谈话活动; 开展“酒局”“牌局”自查自纠警示学习活动。 | 深化“纪法廉心·环屿清风”特色路线建设; 开展“沉浸式”警示纪法教育。 | 以高铭暄学术馆为载体,举行一次“青廉说”论坛; 开展“心至廉路致远”主题党日,讲廉课。 | 开展“畅谈好家风 廉洁伴成长”亲子教育宣传活动; 开展“廉润机关”廉洁文化主题活动成果展示。 | 曾薇薇 | 党建综合办(纪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