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市级部门 > 市科技局 > 工作信息 > 建议提案
索引号: 11331021002687352Y/2024-136434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市科技局 发文日期: 2024-07-19
公开方式: 公开范围:
组配分类: 建议提案 文件编号:

玉环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67号议案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 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2024-07-19 16:40 浏览次数:

来源: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2024-07-19 16:40

玉科202424              A

 


 

尊敬的胡思敏委员:

您在玉环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立足创新,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的建议》(第167号)收悉。提案中指出了玉环企业在谋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自身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引留困难、融资渠道有限,管理水平较低,以及外在的营商环境有待提高的困境,并从人才引进、创新平台搭建、政策支持、涉企服务、营商环境优化五大方面提出了积极的建议。经我局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深化人才引育战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人才强市作为首位战略,为切实解决企业引才难、留才难问题,并加强了企业引才保障。一是强化政策引才力度。20239月,在执行台州人才新政3.0”的基础上,坚持高端引领、实用支撑,注重青年导向,玉环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20条措施》(简称玉环人才新政3.0”)。聚焦产业发展、人才现实等需求,迭代升级房票补贴、就业补贴、安家补贴、创业补贴等组合优惠政策,增强人才政策的集成性、实效性、精准性。对于招引的专家团队、专业人才以及参与研发转型的本土企业,提供必要的招商、资金、人才等政策支持。激励企业引进高级管理人才,优先安排入住市人才公寓,统筹优先安排随迁子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入学。2020年以来,我们已经发放了人才政策兑现资金5140.88万元。二是多措并举拓宽引才路径。深入实施青年英才聚玉环行动和“500精英计划,聚焦80”战略,成功举办第六届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第十六届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组织智汇台州·百校引才校园招聘、百万大学生岗位进校园、人力资源交流大会、人才夜市等活动87场,达成就业意向14003人。健全引才工作机制,建立青年英才聚玉环工作专班,凝聚全市招引一盘棋合力。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25人,落地企业6家,新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7人,浙江杰出工匠实现零的突破三是优化人才服务。对高级以上人才和高级工、副高以上人才、博士、全日制专科以上毕业生实行购房、租房、安家和生活补贴。实施人才码免费乘坐公交市域全覆盖。做好政策宣传解读,通过微信公众号、媒体网站等载体宣传人才政策。深化校地企合作,2023年我们与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建立玉环市高校引才联络站,与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签署校地共建实习就业基地合作协议,与长沙学院机电学院签署校地人才合作基地框架协议,分别接待辽宁理工学院、大连大学、大连科技学院、湖北科技学院、来玉访企拓岗,组织塔罗斯、宇太精工等企业赴江西政校企洽谈。通过玉环人才微信小程序及时发布企业招聘、就业政策等信息,建立常态化用工需求信息库。

今后,我们将继续采取多种举措帮助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一是落实政策宣传招才。深化玉环人才新政3.0”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媒体网站等载体做好政策解读,提高房票补贴、安家补贴、就业补贴、全家福亲情奖暖心政策宣传推广效果,提高政策引才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举办人才活动引才深化青年英才聚玉环行动,开展才聚玉环四季高校巡回招聘系列活动,到人才、高校集聚的城市举办20场以上线下招聘会。以暑期大学生返乡高峰为契机,开展校企双选会,举办夏季人力资源交流大会、人才夜市等招聘活动。深入实施台州市有职有游、有职有食、有职有文化、有职有政策人才+”系列活动,整合人才招引、城市综合推介、文旅推广、美食品鉴等资源,展现玉环后浪之城活力魅力,提高青年人才对玉环关注度和知晓率。三是深化高校合作荐才全方位强化与辽宁、湖南等重点区域高校的深度合作,与合作成效较好的高校签署人才招引合作协议,架起校地企合作的桥梁,努力做到瞄准靶心、精准招引。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联系,开展博士后科研项目对接,邀请高校老师、学生来玉访企拓岗和交流应聘,加速集聚创新要素。四是加快产教融合育才以机床、智能高端设备特色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大四方联动·产教融合人才引育工作力度,发挥人力资源赋能机构作用,建设玉环产业人才学院,探索技能型企业和产业人才学院融合发展新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推动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服务区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打破企业人才引进培育难瓶颈五是优化人才生态留才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人才板块工作,整合人才认定、居留、安居、子女入学、职称评聘、职业发展、人力资源等服务,加快完善人才公共服务建设,构建线下+线上协同的人才服务系统。深化台爱人才服务小站建设,推广人才码服务功能,切实提升人才政策兑现效率。积极开展人才联谊、专家服务基层等活动,提升人才服务温度

二、聚焦创新平台建设

(一)推动走廊能级提升。强化省级高新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科创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和南湾智谷等环漩门湾科创走廊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形成一园引领、一廊支撑、以点带面、全域推进的创新格局。深入对接未来新城创新服务模块项目谋划,优化环漩门湾科创走廊核心区块功能布局,深度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不断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入驻企业科技含量。

(二)优化飞地运营管理。依托玉环汽车零部件产业(上海)科创人才飞地和玉环(上海)科创人才飞地,积极靠前承接长三角科创、人才等各类资源。深化与上海科技交流中心合作,承办长三角科技局长(处)沙龙,谋划开展好玉环(上海)科创人才飞地月季花开满年红活动,引导入驻企业加强资源合作对接,通过技术对接会、专场交流会等形式导入优质资源,促进行业创新链良性发展。

(三)深化校企交流合作。深入对接浙江大学、天津大学、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资源,围绕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企业重点研发领域,引进大院名校和知名中介机构在玉建立中试基地、加速器等创新平台,为优质科创成果转化落地、产业化提供服务。创新产学研合作方式,促进产学研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好成效方向发展。

三、强化创新政策支持

(一)加大创新政策落实力度。科技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政策树宣传落地为抓手,加快政策兑现速度,推动经济稳进提质。广泛宣传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精准辅导培育中小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让企业更好享受政策红利,提高政策落实的精准度。

(二)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出台《玉环市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以及《玉环市产学研合作项目经费补助管理办法》,修订创新券、玉环人才新政3.0科技实施细则等配套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体系。

(三)补充创新要素。加快科创基金设立,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持续加大企业创新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资金支持。谋划与玉环农商行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对科技支行、科创贷的推进工作力度。

四、提升涉企服务

(一)开展科技型企业家选树计划。选树一批具有较高科学素养、具备一流前沿技术背景、能够将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高素质企业家,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坚定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之路。实施领军型企业家接续工程,每年推荐参加国家级、省级科技创业创新企业家、台州市科技型企业家、台州市最具创新力青年科技型企业家评选,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家后备人选。

(二)支持民营企业家创新发展。围绕省民营经济32条和台州市民营经济30条政策举措,结合玉环实际情况,迭代升级玉环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8条。积极谋划之江同心·新知新质圆桌会工作机制,促进科学界、企业界、创投界跨界融合,推动企业家成为新质生产力建设核心力量。

(三)支持民营企业家开放提升。围绕省市重大战略,为企业提供信息、政策、外事、金融等服务。借助台州市长三角企业家联盟和产业链联盟作用,引导民营企业家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发动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大本土民营跨国公司培育力度。

(四)实施玉商培育成长行动。开展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宣讲团系列宣讲,讲好总书记的故事,阐述好总书记的思想,大力弘扬玉商精神,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激发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激情。加强对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办好玉商学堂,每年举办重点企业家培训班、科技型企业家培训班,组织不少于1000位民营企业家及经营管理人才参与培训,推动企业创新力、产业带动力、全球竞争力和现代治理能力提升。针对制约企业管理增效的短板和瓶颈,引导民营企业家对标管理标杆,分类实施对标提升,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管理对标评价基本覆盖,中小制造企业基础管理规范基本普及。

(五)注重新生玉商成才。实施四色成长计划,帮助建立青年科技人才、青年企业家、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融通平台,每年全市举办各类培育活动不少于5场次,其中专题培训班不少于2场次,全面提升新生代企业家经营管理能力。发挥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作用,完善多部门联动的新生代企业家发现机制,对优秀新生代企业家在推荐评选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引导新生代企业家接好政治班、事业班、社会班、文化班。市工商联企业家执委中新生代企业家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

五、优化施营商环境

(一)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争先。强化正向激励,全面落实《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标营商环境无感监测体系最新标准,持续推动以评促改,做好前列指标巩固优化保优、中游指标提升拔高、落后指标整改进位工作,力争我市无感监测营商指数排名继续走在前列。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发挥政府专项基金引导作用,健全融资担保服务体系。督促用好国家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资金,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着力推进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解决。

(二)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建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完善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机制及板块管理制度,确保“1+1+1+X”模式常态化运行。加快推进扶工助企办与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一体融合运行机制,进一步统筹整合涉企服务渠道、服务职能、服务资源、服务力量。加快与民营经济 32 一体融合落实,迭代完善涉企服务事项清单。

(三)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加大《台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十条禁令》学习宣传力度,梳理通报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持续开展清风护航营商环境专项监督,聚焦涉企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跟进监督减税退税、融资支持、创新激励、疏困解难等惠企政策落实情况,督促相关部门创新政策推送和落实落地的有效途径,防止政策空转、措施虚化,切实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以后多提宝贵意见。

                                   

 

 

 

             

                            玉环市科学技术局

                            2024520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委市政府督查室。

玉环市科学技术局办公室             2024520日印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