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市级部门 > 市卫生健康局 > 建议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31021355386184W/2024-137534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玉环市卫生健康局 发文日期: 2024-08-27
公开方式: 公开范围:
组配分类: 建议提案办理 文件编号:

玉环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案提案办理自查报告

信息来源: 市卫生健康局 发布时间:2024-08-27 15:42 浏览次数:
分享:

来源:市卫生健康局
发布时间:2024-08-27 15:42

今年,我局承办的政协提案共25件(主办16件、协办9件,不含由疫情防控办承办提案),较去年增加6件(主办增加7件,协办减少1件)。主办提案建议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基础设施、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等今年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由我局主办的提案均按照规定时间要求已全部办理完毕,做到面商率100%、答复率100%、委员满意率100%,较好地完成了政协交办的任务。现将我局具体承办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健全领导机制,落实办理责任。组织局机关班子成员和职能科室负责人召开2023年度政协提案专题交办会,由局办公室牵头抓总,逐一明确提案责任领导和承担科室,并对办理程序、方法和时间等作出相关要求。始终坚持“三级承办、专人负责”的原则,构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三级承办网络,健全“一个提案、一位班子成员、一组办理落实人员”的“三个一”工作机制,实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专职抓,确保提案“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办”。继续将提案办理工作纳入局党工委“一周一例会、一月两分析”工作机制,即每周一上午召开局班子碰头会,每月月中召开党工委会议,自今年4月收到提案起,局党工委将提案办理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指导解决相关提案在办理过程中的困难,对提案办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与日常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体推进,迅速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提案办理工作格局。

二、健全沟通机制,提高办理质量。加强与委员的面商沟通,确保全程参与到我局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中,实现提案的提出到办复的零距离沟通和无缝对接,以实际行动赢得委员对提案办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办理答复前,由各责任领导带队走访,完成一次及以上面商,均能做到主动与委员沟通联系,第一时间掌握了解委员提出建议的意图想法,事前沟通率达100%;在办理过程中,针对前提面商沟通结果,合理分析委员提出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以及重点工作部署,提出相关对策措施并加以解决,及时形成办理方案。所有主办提案在规定时限完成书面答复初稿,通过书面递交等形式反馈至委员,进一步征询委员对答复结果的意见,并根据委员意见及时修正答复意见,并严格按照交办时间要求,均在3个月内予以办理完毕,向提案人回复行文且同步抄送至市委市政府督察室和市政协提案委。在答复后,我局将日常联系委员工作落到实处,聚焦回头看工作,主动向提案人通报提案办理落实情况,及时将办理结果向委员反馈,杜绝出现“重答复、轻落实”和“只答复、不落实”等现象。

三、健全转化机制,增强办理实效。在今年的提案办理过程中,我局始终坚持“提案意见就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一理念,高度重视、紧抓重点、量体裁衣,针对不同提案提出的问题难点,在充分了解提案人想法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实施方案,尽可能完善的做好提案答复工作,同步作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验金石,为我们之后工作提供了思路、明确了方向。今年我局主办的16件提案落实情况中16件均为A类。

《关于加快建设生育友好社会的建议》作为今年重点提案,得到市政协重点关注,期间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为生育友好社会建设出谋划策。今年9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将玉环市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更名为玉环市人口均衡发展领导小组,从顶层设计上加快营造生育友好氛围。截至目前,我市共备案托育(幼)机构52家,提供婴幼儿托位2862个,千人托位数达4.39个(2023年浙江省标准4.0个)。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实现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便利医疗服务“三个全覆盖”。按省标准共设置了43家母婴室,在大麦屿、坎门、楚门卫生院创建“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托育机构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同时,持续健全基层人口家庭服务管理工作体系,基层计划生育队伍数量和结构已能较好地满足群众的服务需求。一是建立健全托育服务体系。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全年目标考核体系,制定出台了《玉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环市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玉政办发〔2023〕12号)《玉环市发展和改革局玉环市卫生健康局关于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有关事项的通知》(玉发改价格〔2023〕36号)《关于印发〈玉环市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玉卫健〔2023〕97号)等文件。目前已下发补助经费142.47万元,“政府推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体系初步形成。二是提升普惠托育服务。市妇保院建成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大麦屿、楚门、坎门建成医防护一体化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专门负责本辖区的托育及儿童保健指导工作。全市共备案托育机构52家(纯托育13家、托幼一体39家),其中普惠机构49家,11个乡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实现全覆盖;坎门长宏公司建成台州市第一家民营企业托育园,以服务企业员工为主,并为周边居民提供便利。三是全面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兼顾生活、生产和生育,相关部门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严格落实职工婚假、产假、护理假、育儿假及相关规定,加强对女职工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和忌禁劳动范围的特殊保护,为妇女实现个体价值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四是整合资源推进妇保院等级创建。将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放在妇幼健康事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对照二乙妇保院创建标准,综合考虑全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明确“十四五”市妇幼保健院创级任务。市妇保院成立专班、练内功夯基础,修订完善科室管理、技术标准、人事聘用、财务审计、后勤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制度健全、服务高质、管理规范。计划等市医疗中心建成后,市中医院、市妇保院迁入市人民医院现址,实现业务用房扩容;将市中医院妇产科、急救科兼容共享给妇保院,加强中医院中医妇科、妇保院新生儿科建设,实现临床业务能力提升,确保顺利通过“二乙”评审。五是全周期提升妇幼健康水平。着眼生命全周期,打造涵盖生命孕育期、儿童期、青春期、育龄期、更年期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链条。市乡两级医疗机构均设立“五期”课堂,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市人民医院当好龙头,充分承担危重孕产妇救治和新生儿救治两个中心的任务,并在改扩建的新大楼内规划新增产科高端病房6个;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力提升妇产儿科临床能力,发挥好覆盖港北副中心作用;市中医院全力做好妇产儿相关中医学科建设,挖掘扩充全市中医妇幼保健能力;市妇保院在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与台州市妇儿医院建立妇幼联盟,建成出生缺陷防控中心,相关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引进温二医不孕不育专家,努力建设妇幼专科。六是巩固提升妇幼基本公卫服务。市妇保院坚持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质,强化母婴安全保障,在进行“两癌”筛查、优生“两免”、孕产妇管理、出生缺陷防治等群体保健和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妇女儿童提供个体保健、诊疗及康复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2023年全市妇幼公共卫生服务合计投入418万元,其中“两癌”免费筛查244万元、“优生两免”45万元,基本避孕服务24万元,产前诊断(筛查)54万元,新生儿疾病筛查50万元,免费增补叶酸1万元,新生儿疾病筛查从4项免费扩展为29项全免费,覆盖面从户籍人口扩大至常住人口,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不断完善,严重致残出生缺陷率得到进一步控制;全市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等主要指标逐年提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较低范围。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