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1355386184W/2025-141985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玉环市卫生健康局 | 发文日期: | 2025-06-09 |
公开方式: | 公开范围: | ||
组配分类: | 工作信息 | 文件编号: |
六旬老人肺栓塞突发心脏骤停,“救命神器”ECMO再创奇迹 |
|||||
|
|||||
|
|||||
近日,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多学科协作,应用ECMO技术成功抢救了一例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急性肺栓塞危重患者。 命悬一线 六旬老人肺栓塞突发心脏骤停 近日,63岁的罗大爷(化名)在家突发胸痛、呼吸困难、胸闷气促,被家人紧急送到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当班医生梁通根据患者症状,结合骨折卧床史 ,快速判断肺栓塞可疑,立即予以安排急诊肺动脉CTA检查。 肺动脉CTA检查明确诊断为“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部分分支栓塞”,病情危重。 令人揪心的是,刚检查完回到抢救室的罗大爷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病情急转直下,急诊医护团队立即展开抢救,并组织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联合会诊。经过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静脉溶栓、抗凝、镇静、扩容升压等一系列抢救措施,患者生命体征仍然难以稳定,且出现严重呼吸循环衰竭,随时会再次发生心跳呼吸骤停。 生死关头 ECMO“人工心肺代班”力挽狂澜 经过医院多学科MDT,并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后,决定为患者采用VA-ECMO(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医院重症抢救ECMO团队快速响应,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消毒、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一气呵成。 经过一系列紧张精细的操作,ECMO顺利上机运转,鲜红的血液注入患者体内,患者指脉氧饱和度、血压等指标随即得到改善,并为后期肺栓塞等原发疾病的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 随后,罗大爷被转入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治疗。 接力护航 患者转危为安迎来生命曙光 ECMO成功上机只是生命救援的第一步,后续管理更为关键。为此,ICU团队24小时全程守护,不仅密切监测罗大爷的生命体征,开展动态床旁评估,还联合多学科团队进行多次会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一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确保了ECMO、呼吸机参数的精准调控,有效解决了抗凝、管路维护等一系列问题,成功预防了各种可能的并发症。 最终,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神志转清,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心肺功能也逐渐恢复。经过充分评估,历时4天96个小时,罗大爷顺利撤离了ECMO,这也标志着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目前,罗大爷已成功脱离呼吸机,病情稳定向好。对答流畅,进食顺利,肢体也能自主活动,并在医护团队的指导下开启了康复锻炼。 回顾自己病发的过程,罗大爷感慨:“就像是做了一场梦。多亏有这群优秀的医护人员和先进的医疗技术,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真的太感谢了!” 该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展现了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的专业实力以及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效的团队配合。 据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林有为介绍,ECMO技术作为抢救危重患者的“终极武器”,是常规治疗方法无效后的“杀手锏”,也是一项复杂且高风险的技术,体现了一家医院的重症患者救治水平。2024年至今,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已成功独立开展10余例ECMO治疗,为危重症患者开辟了新的生命通道。 未来医院还将继续秉承“德高医精、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深入推进清廉医院建设,不断提升危重症救治水平,努力打造专科特色明显、县域一流的百姓家门口好医院。 生命最后的防线——ECMO 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心肺”,是一项高级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可暂时性代替人体心脏和肺部功能,为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为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其核心部分是膜肺(人工肺)和血泵(人工心脏),原理是利用机械泵将血液引出体外,通过特殊材质的膜肺进行呼吸并把血液回输体内,是守护生命的“终极法宝”。近年来,随着ECMO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危重患者得以重获新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