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乡镇、街道 > 楚门镇 > 工作信息 > 工作信息
索引号: 11331021002687205D/2022-106468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楚门镇 发文日期: 2022-04-18
公开方式: 公开范围:
组配分类: 工作信息 文件编号:

关于公开征求《楚门科技园区“五化一提升”三年改造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信息来源: 楚门镇 发布时间:2022-04-18 16:57 浏览次数:

来源:楚门镇
发布时间:2022-04-18 16:57

关于公开征求《楚门科技园区“五化一提升”三年改造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713号)、《浙江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省政府令第337号)及《浙江省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编制指引(试行)》(浙政办发〔2021〕3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现将《楚门科技园区“五化一提升”三年改造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全文予以公布,征求社会各界对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以便进一步研究、修改。

 请于2022年5月20日前将书面反馈意见通过信函方式寄至:玉环市楚门镇昌业北路112号楚门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并请在信封上注明“五化一提升三年改造行动计划征求意见”字样,联系电话:87475347  87475399 传真:87442268。

附件:

《楚门科技园区“五化一提升”三年改造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

玉环市楚门镇人民政府

2022年4月18日

楚门科技园区“五化一提升”三年改造

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

 为加速推进科技园区改造提升,全面整治园区内企业低散乱、功能单一、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更好的发挥园区主平台作用,根据《玉环市老旧工业点改造提升三年(2018—2020)行动计划》、《关于规范和完善工业用地二级市场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楚门镇实际,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一极三城”建设和“四个玉环”战略,以及市政府打造“四个新高地”目标,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2.0行动及存量用地“焕新工程”为契机,深入推进科技园区“五化一提升”改造工程,同步实施园区内低效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加强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创新体制机制,盘活存量资源,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园区存量企业数字化转型,引进优质新兴企业,完成园区工业体系强链补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工业有机更新,为全市GDP冲刺1000亿贡献楚门力量。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加强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严格项目准入,提高项目质量,通过二次开发,做强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二)市场规范。重视闲置土地以及低效利用土地的回收利用工作,依据《玉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和完善工业用地二级市场的实施意见(试行)》文件,建立完善镇级土地二级市场和土地储备机制,加大对企业转让、出租、企业股权变更等行为的管理。

(三)整体谋划。全面调查摸底园区企业现状、意愿,统筹考虑园区改造升级总体思路,明确各区块的功能定位、产业业态、配套服务等,实现合理布局。

(四)局部突破。优先选择产城融合条件较好、企业改造提升意愿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区块,作为园区改造提升的示范区,通过先易后难,以点带面推动科技园区改造提升。

三、改造目标

楚门镇工业园区主要是指龙王河以北、滨江大道以东、秋涛路以南、泽坎线以西的工业功能区,规划可用土地面积约4170亩,已建成园区约3200亩,未开发土地970亩,其中大中小企业共480多家,规上企业66家,规上总产值53.51亿元,计划通过三年改造实现园区规上产值翻一番,实现“百亿”园区目标。

四、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2022年1月-2022年2月)。由工办牵头完成现状调查分析,对每宗地块、每家企业的用地现状、产权登记情况、投入产出情况等逐一建立数据库,进行上图、列表、造册,并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按照不同类型,进行改造提升目标归类,确定改造提升的范围。

(二)规划编制阶段(2022年2月-2022年5月)。在完成全面走访及确权工作完成的基础上,明确园区发展的产业定位,提出园区改造升级的总体思路,及时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及科技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

(三)基础改造阶段(2022年2月-2022年5月)。针对道路、亮化、绿化等不需要规划调整的配套设施项目,率先进行改造提升。

(四)全面改造阶段(2022年5月-2025年5月)。全面启动园区改造,针对所涉及的企业签订改造协议,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明确改造提升方案;加强与涉及拆迁调整地块的企业和业主的沟通,全速推进拆迁改造工作。2022年启动胡新区块改造提升,2023年启动中山区块改造提升,2024年启动前排区块和吴家区块改造提升。

五、主要任务

全面启动以道路硬化、园区亮化、公共绿化、环境美化、服务管理智能化和提升园区能级为主要内容的“五化一提升”改造工程,针对道路、亮化等基础设施按照一年完成基础改造的目标加速推进。同步启动园区内低效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实施对闲置、租赁厂房及土地的收储和重新开发。

(一)道路硬化:为打通园区西部道路,完善道路体系,计划2022年完成建设直塘西路,启动西三路、文房西路等道路网建设,计划2023年启动西三南路、青春西路道路硬化,计划2024年启动科园北路、兴安北路“白改黑”;为改变前王河分隔园区现状,形成园区南北贯通,计划2022-2023年启动并完成建设科园桥及接线工程;为完善园区道路等级,计划2022年-2023年计划调整环保西路、兴安南路、科园路等道路断面,提升通行效率,清理园区乱占人行道,完善道路标志标线及红绿灯体系。

(二)园区亮化:为完善园区照明系统,提升亮化效果,计划2022年对科园路、吴蒲路及直塘西路等亮化薄弱路段进行市政照明补光,在充分利用厂区前泛灯及围墙柱灯照下,计划2023年增设园区建筑轮廓灯及装饰射灯,来提升园区亮化美化效果。

(三)公共绿化:为更新绿地设施,提升闲置空地利用率,计划2022年对直塘西路、文房西路等新建道路两侧单一绿地设施进行提升,计划2024年提升前王河、龙王滨水绿地设施,通过创建园区森林氧吧、水岸乐活广场等形式,提升园区生态及景观效益。

(四)环境美化:为提升园区建筑风貌,计划2022年对沿街工业厂房及办公建筑进行建筑风貌提升,通过立面造型分类,对折中主义的仿古建筑、传统型坡屋顶建筑、现代型幕墙建筑、现代型窗框建筑等进行风格整合,多元建筑风格交融;计划2023年对建筑店招、广告进行整治提升,拆除老旧、风格大小不一的店招,统一整体形式,规范店招、广告的安装及投放,形成园区特色的经营宣传氛围;随着航拍技术的升级,园区顶部第五立面效益越发凸显,为提升园区品质,计划2023年启动园区第五立面整治行动,对园区坡顶老旧侵蚀、平顶占用严重现象进行整治提升。

(五)服务管理智能化:为全方位打造一体化园区运营,计划以飞龙家具收回土地为试点,积极洽谈联东U谷等专业资深团队,定向招引智能机械制造类、智能水暖卫浴制造类和生物医药器械类等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为产业的转移、落地、孵化、成长、发展、壮大、退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运营。同时,进一步打造园区商业生活中心,建设园区综合市场,内设农贸市场、生活超市、员工食堂等,持续丰富园区功能。

(六)提升园区能级:建立园区多元化综合评价体系(容积率2.0、亩均产值500万、亩均税收30万、厂房安全使用年限等)并严格执行,针对各类企业实行倒逼转型、腾退收购、新建招引、集聚发展等方式,依法有序推进工业园区能级提升。

1.倒逼转型一批。严格参照园区多元化综合评价体系,针对未达到评价基准,且存在大面积违章建筑,工艺严重滞后、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低,高污染且环保未达标,高能耗、低产出,存在安全隐患等现象的企业,实行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的倒逼机制,要求该类企业按照提升改造目标,倒排时序整改提升。同时,依托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积极引导企业实行“机器换人”、“数字工厂”、“企业上云”等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2.腾退收购一批。严格参照园区多元化综合评价体系,针对未达到评价基准,且存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能,安全隐患重大且无法整改,因工艺需求环保无法达标,五家以上不同企业共用一个厂区,低小散聚集等现象的企业,由政府出面协商对企业全部或部分土地进行收回开发。

3.新建招引一批。严把企业入园关,按照亩均产值500万以上、亩均投资600万以上和科研能力等重点指标,将净地未建部分用于招引优质新兴企业,聚焦智能机械制造类、智能水暖卫浴制造类和生物医药器械类三大领域,落地优质龙头企业。同时,深入研判三大领域产业链细节,全力招引产业链内相关企业,做好强链、补链、延链文章,提前谋划布局现代化智能产业体系。计划2022年完成三桥地块119亩土地出让,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落地,2024年完成吴家区块90亩土地出让,全面引进高精特新优质企业入园。

4.集聚发展一批。以培育产业集群,强链补链延链为目标,聚焦新兴行业产业链细节,将发展潜力大、生产工艺先进、环境污染小且在智能制造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专精特新企业集聚于小微园区内,集合发展,形成产业基础实、经济韧性强的新兴行业完备产业体系。计划2022年完成胡新小微园区建设,2024年启动前排厂房提升改造,作为产业链配套,打造红冲配套基地。

5.零地技改一批。积极引导企业自主改造,灵活土地供应方式引入市场运行机制,改革土地的出让方式,对技改项目一律采取出让方式供给土地。对原先通过划拨方式取得用地的企业,应逐步通过增补地价或土地年租制的方式,使其用地逐步走上有偿使用的正规轨道。探索工业用地弹性出让、租赁等供应制度。

6.配套完善一批。提升后勤保障效率,计划2022年完成科技园区污水零直排建设,启动园区南侧地块青春西路两侧的停车场项目建设,划定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及安装电动车充电桩,通过增加地下通道亮化及监控,改造非机动车车道来提升地下通道使用率;计划2023年启动园区北侧地块金帆路两侧的停车场项目建设;计划2024年适当引进公交及公共电动车系统,提升园区公共出行能力。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科技园区改造提升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启动项目建设。成立由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常务副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工办、城建办、招商办、市场监管、城投等相关科室、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科技园区“五化一提升”三年改造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四大攻坚组,全面加强工作力量配备。

(二)加快工作进度。严格制订并实施科技园区“五化一提升”三年改造行动年度建设计划,实施计划管理。由组长召集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例会,听取园区改造进度汇报,要事共商,难题共解,确保建设计划稳步推进。

(三)加强协调服务。相关科室结合各自职能,细化具体操作办法,主动对接、提前介入,配合好园区改造提升工作。在项目推进上,做到日常跟踪和定期交流相结合,加强工作协调和部门联动。

(四)营造改造氛围。加强对园区改造提升宣传,为面上工作起到示范推动作用。加强对外合作,做好与上海等周边先进地区的对接与交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新的运营管理模式,鼓励合作建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