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草莓抢“鲜”上市 |
||||
|
||||
|
||||
![]() 近日,我市各大果园的大棚草莓陆续成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采摘购买。 昨天(11月30日)上午,记者走进龙溪青创农场草莓种植基地,两排标准化温室钢架大棚格外醒目,掀开大棚门帘,浓郁香甜的果香味儿随着热气扑鼻而来,漫步于田垄之间,层层叠叠的绿叶下,硕大、饱满的草莓鲜艳欲滴,香甜多汁,煞是喜人。 游客张女士和家人、朋友提着小篮筐,在草莓地一边采摘一边尝鲜。“自己来采摘,既能品尝到新鲜可口的草莓,又能和孩子、朋友增加感情。” ![]() ![]() 为了引人流、增效益,果农孙如良不仅改良了草莓种植大棚,还扩大了种植面积,增加了儿童垂钓区,供大家休闲娱乐。“今年共种了10多亩的草莓,品种以‘红颜’为主,现已少量上市,采摘价每公斤90元,预计半个月后大量上市并迎来采摘旺季,采摘期可一直持续到明年5月份,欢迎大家前来采摘游玩。”孙如良笑着说道。 同样,台州蓝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温室大棚里的3亩草莓也长势较好,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从“平房”搬到“楼房”,在绿叶的映衬下,泛出诱人的光泽,十分“养眼”。 ![]() “今年本地头茬草莓普遍个头小,因为前段时间气温偏高,草莓迫不及待‘红脸’,成熟时间比去年提前了半个月,个头还没来得及长大。到12月中下旬气温下降,草莓大量上市时,个头会更大,糖度也会更高。”果农陈招炬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陈招炬种植的草莓采用“空中种植”技术,即高架基质栽培模式。他表示,这样游客采摘不需要弯腰,果子也不会沾土,方便又干净。另外,草莓生长的基本条件不再是土壤,而是以稻、糠、草炭灰等为主的有机营养基质。这不仅可以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陈招炬看来,虽然“空中种植”草莓成本较高,比传统种植贵了3倍,但管理起来方便,游客回头率高。“这是科技赋能农业化发展的结晶,也是草莓种植的未来趋势。”陈招炬说。 摄影:吴晓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