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玉环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
|
||||
|
||||
中共玉环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2年,在市委和市委编委的领导下,市委编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依法治市工作要点,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完成各项法治建设任务,取得良好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一是高度重视学习宣传,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班子成员以上率下带头学,主动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通过理论中心组、周一学习夜、小微讲坛等形式,坚持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领会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管机构编制政治原则,坚决维护党中央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权威,强化机构编制政治属性。 二是充分体现机构编制工作的为民情怀。自觉对标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大重点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和机构编制保障力度,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更好地履职尽责。不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义务教育“民转公”等一系列改革,优先保障经济发展、教育卫生、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机构编制需求,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民生一线领域倾斜。 三是切实肩负管理机构编制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机构编制部门要在管住机构编制资源上坚持原则、较真碰硬、把住关口、严控总量,把规模控制在合理、可持续的范围内,不断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市委编办在市委编委的统一领导下,在市委组织部归口管理下,将党管机构编制原则落实到机构编制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按照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履行机构编制工作职责,从严落实动议、论证、审议决定、组织实施、监督问责等工作程序,不断优化机构设置,科学配置编制资源。 四是大胆探索机构编制管理的创新举措。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机构编制部门要加大创新挖潜力度,想方设法打破层级领域壁垒,优化编制资源结构,提高使用效率”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出台《玉环市乡镇(街道)编制周转池管理办法(试行)》,做到既不增加编制总量,又保障重点乡镇(街道)、重点领域的用编需求,有效实现机构编制资源优化配置。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增有减、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要求,研究出台《玉环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管理办法》,紧紧按照依法用编、科学使用、服务中心、数字赋能的原则,对用编申报、审核、使用以及纪律要求作出全面具体规定,明确编制使用向市委市政府经济、民生、共同富裕等重点工作领域倾斜,从源头上加强编制管理,提升编制使用效益。 (二)持续深化机构改革、完善机构职能体系建设。 一是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按照“一镇一队”模式设立各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完善执法机构设置,实现执法力量全覆盖。率先建立县乡法制协审机制,出台《玉环市行政执法县乡法制协同审查机制》,解决乡镇(街道)“接不住”的问题。出台《关于市级部门下沉乡镇(街道)人员实行市属乡用共管的若干意见》(玉组通〔2022〕13号),推动252名下沉人员认领镇街岗位,促进改革工作有机融合。 二是全面重塑基层治理体系。迅速高效完成机构重塑和岗位设置,以“1+4+X”模式对乡镇(街道)机构进行变革重塑。通过核算全市各乡镇(街道)以及各执法单位的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的使用情况,统筹人员编制,挖掘自身潜力建设乡镇(街道)编制周转池。 三是统筹推进事业单位数字化改革。通过排摸全市事业单位参与数字化改革应用大约有38项,按照意向跑道分别为行政服务24项,产业服务4项,民生服务10项。在此基础上,建立专班工作机制推动创新实践,事业单位聚集核心业务,再造业务流程,搭建多跨应用。在事业单位自建应用中,台州市将我市“东海一席宴”纳入首批试点应用清单。 加强资源有效配置。 一是强化效益化用编。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盘活存量、深挖潜力,严控总量、留有余地,有序做好用编计划审核,推动有限的编制资源向公开考录、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型岗位等重点领域倾斜。 二是探索部门编制周转。在乡镇(街道)编制周转制度运行基础上,探索部门编制周转,建立部门编制周转池。盘活自然减员编制、整合精简编制,确定周转编制使用条件、年限、类别等,用活有限编制资源,推动编制资源调配动态化。 三是强化机构编制评估工作。适应当前机构编制法定化工作需求,修订完善《玉环市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评估办法》,结合乡镇岗位设置和部门“三定”,扎实做好机构编制实地核查工作,按照科室职责、岗位数量评估编制资源,对全市各类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进行客观评价,做好编制管理事中事后监管。 (四)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 一是重视《条例》及配套法规制度学习宣传。持续加大《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宣传培训力度,探索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宣传培训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市委理论中心组、市委编委集体学习、集体研讨,以“少数”学带动“多数”学。聚焦机构编制部门干部,定期组织学习,全面推动法治理念入脑入心。 二是健全完善党管机构编制制度体系。突出“党的领导”,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在党政部门“三定”中首要条款明确加强党的领导,在事业单位“三定”中专款专条突出党组织地位。突出建章立制,修订完善《中共玉环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共玉环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规则》。突出全流程管理,出台《玉环市机构编制工作全程纪实办法》《玉环市机构编制合规性“量化”审查办法》《玉环市“三定”规定跟踪问效办法》等10多项制度,构建起一体推进、前后衔接、综合集成的制度体系,提升依法治编和依法管编的水平。 三是落实监督检查主体责任。机构编制全程纪实情况作为巡察、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审计的必查内容,机构编制问题列入市纪委市监委督查范围,编办和纪委、巡察、组织、审计等部门定期互通问题信息,推动监督检查工作由“单线”向“多线”推进。实施机构编制“合规性”量化审查,强化事前审核和事先预防。实施专项评估,今年对编外管理等重点领域开展了专项评估。建立机构编制报告制度,年初全市各单位向编委书面报告上一年度机构编制重要事项。推进“三定”规定跟踪问效,每年一批、五年一轮,对全市单位落实“三定”规定的情况进行问效。根据省委编办督查反馈的数字化监管平台预警问题,对问题进行清单化管理,建立挂牌销号机制,制定具体整改措施,推动违规违纪问题整改落实,强化了机构编制刚性约束。 二、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是法治建设工作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力度不够,缺乏新方法新举措;二是法治建设工作系统谋划不够,对法治政府建设缺乏长期远景规划;三是法治工作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有效及时整改。 三、2022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本单位机构编制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专题听取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单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机构编制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 四、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对标对表市委依法治市精神,按照依法治市办公室安排部署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依法治市工作要求上来,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二是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班子会议定期研究法治工作重大问题、检查落实工作开展情况,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在法治建设中的统筹协调作用。 三是切实加强工作创新力度。认真学习兄弟单位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先进经验做法,总结自身经验,加强对《条例》宣贯工作的研究,创新工作方法。 四是有效推动工作任务落实。加强各项法治工作任务的推动落实,认真对照依法治市办公室工作方案、工作要点、指标体系,对各项工作任务再次细化、量化,召开专项研究部署会议,推动法治建设工作落实落细。对牵头的工作,及时协调好各单位,加强工作督促督导,推进工作任务按照规定的时限完成。 中共玉环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2月14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