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资讯中心 > 玉环要闻

我身边的“八八战略”丨从“制造”到“智造”,每一步都快人一步

信息来源: 玉环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3-16 09:23 浏览次数:

来源:玉环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3-16 09:23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局起步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重要嘱托20周年。玉环市传媒中心新闻中心策划推出《我身边的“八八战略”》大型主题报道,派出多路记者深入海岛、企业、乡村、项目一线等,以普通人的视角,用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反映玉环人民牢记嘱托,深入贯彻“八八战略”的辉煌成就,走深走实“融圈入群、开放兴港、强产优城、共富发展”路径的生动实践,为打造“一极三城”、建设“四个玉环”,以强市建设新实践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玉环新篇章凝聚起强大合力。
《我身边的“八八战略”》之系列报道《转型跃升》,今天推出《从“制造”到“智造”,每一步都快人一步》。
“这台经济型数控车床是我们公司1998年成立之初生产的第一代机床,已经有20多年历史了,在当年也算是炙手可热的‘明星’产品。”
在台州屹捷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张瑜指着一台略显破旧的机床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

玉环机床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以生产小型简易仪表车床和各类专用机床为主。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依托县域制造产业的需求及民营企业运转高效的灵活机制,玉环机床企业纷纷开始研发生产经济型数控车床。张瑜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瞄准了机床市场,走上了数控机床的研发之路。
“要做就做最好的!”凭借灵活独到的眼光和对市场的准确把控,张瑜和他的“屹捷数控”果断放弃了竞争激烈的传统低端机床市场,另辟蹊径,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起步就瞄准了中高端数控机床的研发与制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自己掌握技术,研发出‘高精’智能机床设备,才能在未来机床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高薪请来了专家,张瑜信心满满。但不久,他发现专家一点也不接地气,只会纸上谈兵。学机械制造的张瑜便自己边设计边研制。皇天不负有心人,五年后,第二代单主轴双排刀数控双头车床研制成功,开启了“屹捷数控”新里程。
进入“十二五”,玉环实施以“机器换人”为重点的制造业装备升级改造专项行动,机床企业更是以科技进步为核心,大力开发各类“专、特、精”产品,张瑜也再次瞄准了新的发展方向,带领团队潜心钻研技术、勇拓市场,凭借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产品逐渐在国内打响品牌。
2016年,在第13届中国(玉环)机床展上,“屹捷数控”带来的最新研发的YJ-CK130ST双头双刀塔数控车床和一台斜车与双头机床组成的“一件流”加工单元,让不少前来参展的客商眼前一亮。
“这款双头双刀塔数控机床主要面向汽摩配行业,它能对轴类零件进行双面车削加工,并承接偏心轴两端同时加工及钻铣复合加工,加工效率非同一般。若配有自动上、下料装置,即可大幅度提高工件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实现无人操作自动化生产加工。”张瑜介绍,该产品凭借精良的做工与优异的加工表现在展会上一炮而红,并荣获第十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春燕奖,为企业走深走实“专特精”道路奠定了信心。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制造业遭遇巨大冲击。疫情期间,尽管公司订单急剧下滑,销售遇阻,但张瑜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充分利用市场淡季,沉下心来苦练“内功”。
“我相信,只要用心,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张瑜再次带领团队攻关克难,经过不断的研发、试错、总结、复盘……一个月后,技术上的“卡脖子”难题终于被一一攻克,研发出来的产品不仅能够替代进口,在精度和转速上甚至更胜一筹。

疫情三年里,张瑜带领团队重点研发的中驱智联机床攻克了精密轴类零件的双面高精度高效率加工技术,不仅有力提升了传统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也为公司赢来了更多的订单。
危机对于有准备的企业是战机,每一次危机都是改变行业格局的机会。“屹捷数控”无疑牢牢把握住了每一次转型升级的机会。张瑜说:“企业要发展,绝不能安于现状,必须学会抢抓机遇,勇于自主创新,才能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记者手记
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被誉为“工业母机”,“屹捷数控”的发展历程是玉环众多机床企业在时代浪潮中不断探索进取的缩影。目前,玉环机床生产企业近500家,其中规上企业36家,上亿元企业7家,上市公司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2022年机床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产值超200亿元,年生产各类高端数控机床达7万余台,是中国小型“专特精”机床生产基地。20年的积攒,玉环机床展更是成长为是华东乃至全国的知名展会,是台州制造业的“晴雨表" 。
从简易仪表车床到经济型数控车床再到高端数控车床,历经30多年发展的玉环机床行业进入新的转型跃升期,正朝着高性能、多功能、定制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正如张瑜所说的,“以前是依靠劳动力、价格、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但现在,必须靠产品技术创新与自主开发去竞争,把玉环变成先进机床制造基地。” 我们相信,深耕多年的玉环机床行业必将在搏击浪潮中乘势而上,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继续发力,走出一条从“玉环制造”迈向“玉环智造”的产业转型跃升之路。

作者:张思寒 罗凯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