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和召开听证会的公告 |
||||
|
||||
|
||||
第一部分:《玉环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公告 一、规划公示时间:2022年12月22日——2023年1月21日 二、公告意见反馈方式 (1)联系电话:0576-87279007; (2)传真可发至87279007,请注“网上公告意见”字样,并留下相应联系方式; (3)信件寄往“玉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809室”,邮编:317600。 三、公告类型:总体规划公示 四、公告内容 (一)规划总则 1、规划原则 (1)绿色发展、生态宜居。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海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严守生态安全底线、粮食安全底线,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关注玉环居住环境与产业环境,建设美丽经济、美丽城乡、美丽生态、美丽生活,使玉环更加宜居宜业。 (2)区域融合、城乡统筹。强化节约集约用地,转变空间资源粗放、分散利用模式,提高空间资源利用质量和效率。提高产业集聚度,注重产城融合、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提升品质。坚持城乡统筹,深入实施产业集聚提升,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节约集聚、提质增效。加强与周边市、县在产业链互补、海陆交通互联、资源互补、重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协调,促进县(市)域内部各乡镇的联动保护和发展。促进发展方式由低端制造向创新智造转变。 (4)科学规划、重在落实。准确把握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政策,统筹协调各政府部门空间利用诉求,充分吸收公众和专家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可执行性。建立有效的国土空间规划监管机制,提高规划治理效率,保障规划成果落实。 2、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玉环市行政管辖范围,面积1937.15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451.7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485.40平方公里。 3、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1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二)总体目标 1、城市总体定位 浙东南地区重要发展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玉环建设成花园式港口城市”的政治嘱托,围绕“浙东南地区重要发展极”的总目标定位,全力打造“全域创新之城、海上花园之城、和美善治之城”,建设“活力、开放、品质、幸福”四个玉环。 2、城市性质 “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浙江省对台开放重要平台,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市,生态海岛旅游目的地。 3、2035年城市发展规模 常住人口规模:以七普数据为基础,根据综合增长率法、指数增长模型法、经济弹性系数法、劳动力弹性系数法,考虑玉环人口承载力与财政支出成本,规划至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为95万人,城镇化率为85%,城镇人口约为81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规划至2035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48平方公里,坚持内涵式、集约式、绿色化的发展路线,新增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市级重大平台、重点项目,补齐民生服务设施短板,以“调结构”和“提品质”为主线盘活存量空间。 (三)区域协同 1、积极引入区域大通道,共建浙东南枢纽港 构建玉环至上海、杭州、金义、温州方向的四条主要对外通道,探索联系台湾的海上辅助通道。实现港口、公路、铁路、轨道等重大交通设施区域一体、协调共享,支撑玉环开放融合的战略格局,充分融入长三角城市群。 积极承接宁波舟山港溢出效应,加强港口物流协作和产业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对台交流合作优势,持续推进海峡两岸商品物流交易中心、跨境电商等项目建设,力争申创海峡两岸(玉环)经贸合作区。 2、共育长三角协同创新体系 主动参与长三角创新城市联盟、产业技术交易联盟、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建设长三角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谋划漩门湾科创走廊与台州湾区创新走廊、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接轨。 3、共促区域旅游链式开发 大力推进文旅康养、生态观光等海洋生态旅游项目建设,致力打造东海产城融合湾、浙南和美旅游岛,与周边城市联合开拓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建设一批多主题文旅和康养的区域旅游合作项目,合力拓展省域和长三角区域大旅游市场。 4、共享长三角优质民生服务 全力推进与长三角优质教育交流合作,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国际化区域化办学,鼓励发展跨区域医疗联合体,联动发展区域养老养生服务业。 (四)全域空间统筹,奠定美丽玉环格局 1、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按照国家要求,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区域,主要包括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公益林、海域生态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358.23方公里。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实施永久特殊保护的耕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4571公顷。 城镇开发边界:防止城镇无序建设与蔓延发展,促进城镇空间集约高效、紧凑布局。全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面积99.70平方公里,其中集中建设区97.16平方公里,弹性发展区2.54平方公里。 2、构筑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新格局 至2035年,规划形成“一心两区三带四域”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一心:由沿漩门湾南岸的漩门二期、漩门三期和高铁新区构成的连续城市空间,形成承载城市级公共服务、产业创新服务,彰显海岛特色的带状城市中心。 两区:玉坎片区,进一步提升城市服务能级,形成玉环海岛特色服务集中展示区。清楚片区,发展商务会展、科研,旅游服务等区域合作功能,完善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做优做美小城市综合环境。 三带:乐清湾协作发展带,涵盖大麦屿和芦浦,发挥大麦屿港带动作用,发展临港型产业和物流供应链产业,打造高能级湾区平台。大东海特色发展带,涵盖沙门和干江,以沙干滨港工业城为主体,打造产业转型升级重要平台,积极融入甬台温临海产业带。漩门湾一湾两岸发展带,串联漩门二期、三期、龙溪、玉城和坎门等城市组团,沿一湾(玉环湖)两岸构建海湾城市发展轴线。 四域:东部的东海海域、西部的乐清湾海域,包含鸡山岛、洋屿、披山岛、大鹿岛、小鹿岛、茅诞茅坦岛、大横床岛、大青岛、江岩岛等海岛及其周边海域。南部山水林田湖生态发展保护区域为玉环本岛的生态绿核。北部山水林田湖生态发展保护区域,为连通大陆腹地的生态枢纽。 (五)国土空间布局 1、保护稳定魅力的生态空间 构建玉环“一环、四域、四廊”生态保护格局。 以玉环市海岛地貌的山水格局为依托的环岛防护林。由西部乐清湾滩涂湿地保护带、南部大麦屿基岩海岸防护林带、东部坎门滨海防护带和北部漩门二、三期的景观防护林带组成,形成沿海防护林闭合环。两大海域、两大山体共同承担生态服务供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规划四条生态廊道,即漩门—三条青生态廊道、连屿—花岩礁生态廊道、大雷山—渡头生态廊道、漩门湾海洋生态廊道,对于联通栖息地、保证物种流动具有重要作用。打通漩门—三条青生态廊道上的两处关键节点,大雷山—渡头生态廊道的一处关键节点,和漩门湾海洋生态廊道的一处关键节点。 2、优化安全美丽的农业空间 规划构建“一个核心、两条走廊、四大板块”安全美丽农业格局。 一个核心:玉环漩门湾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以漩门二期、浙江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为依托,承载着战略研究、生态旅游、科技研发、信息化建设、品牌建设、电子商务培育的功能,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休闲创意服务平台、品牌农业推广平台、电子商务推广平台,打造农业产业战略研究的前沿阵地。 两条走廊:漩门江走廊。依托漩门江走向,整合玉环港南、港北优势资源,加强市内产业优势互补,共同打造玉环特色品牌。甬台温复线走廊。依托甬台温复线走向,借助高速建立农产品外销网点等设施打通交通壁垒,加快物流互通。北联台州,西接温州,充分发挥玉环地缘优势。 “四大板块”指玉环港南城郊精细农业发展板块、玉环港北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板块、漩门三期驯海农耕板块和坎门—鸡山—干江海洋综合板块。 3、提升高效宜居的城镇空间 结合人口规模预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漩门湾(漩门二期、漩门三期)、现状中心城区作为发展重点区域,形成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乡)三级城镇等级体系结构: 中心城区:由玉城街道、坎门街道、大麦屿街道、漩门三期以及芦浦镇组成; 重点镇:楚门镇、清港镇、干江镇、沙门镇、龙溪镇; 一般镇(乡):海山乡、鸡山乡。 规划形成三级城镇规模等级,包含人口50-100万的中等城市1个,人口5-20万的Ⅱ型小城市2个,人口5万以下的Ⅱ型小城市3个,人口2万以下的建制乡2个。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倒逼用地内涵挖潜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合理调整建设用地结构,在不突破上级规划控制指标的前提下,满足重点市级重大平台和民生设施、产业园区用地、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用地需求。按照“逐级管理、规模统筹、空间管制”的策略,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 4、陆海统筹发展的海洋空间 构建“两带两湾五岛群”的海洋空间总体格局。 “两带”:即近岸发展带、近海保护带。近岸发展带,指近大陆岸线的海域、海岛及其临近陆域,注重海陆一体、统筹开发与保护,重点优化临港工业、港航物流、滨海旅游、生态保护等功能布局,强化海岸线、潮间带和海岛资源的分级分类保护和利用。近海保护带,指近岸发展带向海一侧的外界与玉环管辖海域外部界线之间的海域、海岛,重点强化近海生态系统和渔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加强国家海洋公园周边保护。 “两湾”:即乐清湾、漩门湾。清湾,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点,加强滩涂湿地、水生生物保护,强化海岸带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重点发展浙台经贸合作区,适度发展山海旅游、休闲渔业和临港物流,建设海洋生态湾区。漩门湾,提供城市级服务功能为主,完善行政办公、商业服务、文化娱乐、教育、体育、医疗、科技服务等功能,建设浙东南滨海都市湾区。 “五岛群”:即沙门东部沿岸岛群、鸡山大鹿山岛群、披山岛群、东南沿岸岛群、乐清湾口门岛群。鸡山大鹿山岛群、披山岛群、乐清湾口门岛群,为特殊保护型岛群,以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为主;沙门东部沿岸岛群,为一般保护型岛群,重点发展海岛旅游和休闲渔业;东南沿岸岛群,为一般保护型岛群,在海岛景观和岸线自然属性保护基础上,适度发展港口航运和临港产业。 (六)创新驱动,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 1、强化创新驱动,加强数字牵引 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构建“221”核心产业集群,建设高能级数字产业平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向先进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新兴产业,育强特色融合的服务业,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经济新业态。 2、打造全域创新格局 以漩门湾为纽带,加强南北两翼主要平台载体及要素联系,提升环漩门湾科创走廊能级,创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一园引领、一廊支撑、以点带面、全域推进”的创新发展格局。 3、规划“一湾两港多园”的产业发展格局 规划形成以“一湾”为引领,“两港”为支撑,“多园”为承接的“一湾两港多园”工业发展格局。 一湾:漩门湾产业创新发展核心区。主要包括漩门湾及其沿岸地区,包含玉环现代交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漩门片区(汽摩园区、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经济开发区、芦浦药械包装园区、玉环科技产业功能区、玉环机电产业功能区、玉环阀门产业功能区等区域,重点发展水暖阀门、汽摩配、医药包装、家具等产业,加快提升科技服务功能。推进玉环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谋划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 两港:滨港产业区和临港产业区。其中,滨港产业区由玉环现代交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滨港片区(沙门、干江滨港工业城)以及西沙门区块组成,加快推动水暖阀门、汽摩配、机床等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能家居、现代交通装备与关键零部件、高端智能装备等产业,谋划建设“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临港产业区以大麦屿街道为主,发展华能电厂发电项目、大麦屿能源(LNG)中转储运、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项目,同时重点推动眼镜、机床、缝制、工程机械等特色优势产业转提质增效。 多园:多个升级版小微企业园和特色小镇。 4、保障产业发展空间 规划划定工业控制线36处,其中一级控制线17处,面积23.71平方公里,包括玉环现代交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玉环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二级控制线19处,面积6.98平方公里,包括玉环市科技产业功能区、玉环市阀门产业功能区、玉环漩港工业区等。 工业区块控制线内按照一级、二级控制线实现分级管控。一级控制线是为保障产业长远发展而确定的工业用地管理的底线,是全市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二级控制线是为稳定玉环一定时期(5年以上)工业用地总规模,未来可根据城镇发展需求适当调整使用性质的用地过渡线。 (七)品质城市,能级提升蝶变发展 1、聚焦一湾两岸 以“一湾两岸”打造玉环城市发展脊梁,南北缝合,形成发展合力:重构漩门城市原点,以漩门湾为纽带,联动港南港北,塑造海湾城市特色。以“内湾——海岛——外海”的空间序列,串联海山旅游岛、湿地公园、二期、三期、老城、外海群岛,构建玉环“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高品质格局。转变镇街分散、港南港北背向发展的局面,沿漩门湾“一湾两岸”,布局市级服务核心,引导镇街发展方向指向一湾两岸,形成全岛发展合力。 疏通滨水交通,聚集城市核心:打造滨江路,向东延伸构建滨水景观性道路。优化路网结构,加强各城市组团与一湾两岸的交通联系。串联“二期核心——高铁片区——三期行政服务核心(预留三期特色服务核心)——玉城老城核心——坎门特色渔港”城市特色板块。 营造滨水公园,激发城市活力:打造滨江带状公园,依托滨江路,以“生态资源——城市公园——节点绿地”的机构将连续滨水生态空间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以点状用地的形式,在滨水绿地、公园中嵌套特色服务功能,激活城市活力,提高公共空间利用效率。 汇聚服务设施,提升服务品质:以“一湾两岸”打造城市级服务走廊,聚集商业商务、市级公共服务等城市服务设施,分期推进,形成各局特色的活力岸线。二期推进跨江交通建设,加速形成良好的滨水休闲功能和城市氛围,以高铁片区为重点建设空间,是近期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 2、行二谋三 二期先行,丰满完善 漩门二期地处玉环、温岭、乐清三个百强县的中心,是玉环与温州和台州联系的门户,对外区位优势明显。玉环产业升级亟需科创引擎,同时在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玉环亟需一个可参与区域竞争的优质载体。随着高铁站建设、高速通车的,漩门二期发展动力增大,近期应继续加大对漩门二期的投入,完善漩门二期城市中心科创服务、商务服务、生态宜居职能,尽快加入区域协作。 漩门二期定位:城市科教创新服务中心,区域对外协作中心,玉环产业升级核心引擎。 三期谋划,对接远景 漩门三期是缝合南北两城的最佳中心位置,极具湾区特色。兼具“中心+枢纽”区位。三期是玉环最后的增长空间,应充分预留面向新经济、新人才的战略储备空间,玉环的“雄安新区”,玉环的极限战略空间,预留弹性,高质量高标准,分级开发。 漩门三期定位:现代化海湾城市公共中心,海岛特色服务中心,浙江美丽湾区典范,面向新经济新人才的魅力空间。 (八)幸福城市,以人为本民生幸福 1、构建三级美好生活圈,医养教文服务升级 以美好生活圈理念,构建30分钟市域、15分钟社区、5分钟邻里生活圈。满足居民对不同层次公共服务设施的日常使用需求,体现设施配置的均衡性和公平性。优先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提升医疗康养高质量供给水平,着力健全养老育幼服务和社保服务体系。 市级公共服务中心以老城中心、漩门二期(南岸)以及漩门三期为核心,配建为全市服务的综合性公共服务设施,构筑服务市域的带状公共服务中心。镇街级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置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文化活动中心等,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以传统聚落社区、新建居住社区、工业社区与村庄社区为服务中心,集中布局社区服务中心、文化活动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2、数字化新基建大提速,打造县域新型智慧城市样板 聚焦数字化新基建,加速5G网络、数据中心、智能交通、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为代表的信息、融合、创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省内领先的行业智慧化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及安全感。 (九)设施保障,构筑城市安全 1、综合交通规划 高速公路:规划形成“一横一纵”高速公路网络结构,包括已建的甬台温高速复线,引入杭绍台高速完善对外高速联系,预留瓯玉高速对接线位,实现各组团就近上高速的目标。 国省干线:规划形成“1+3”国省干道系统。1条国道,国道G228线,增加西向通道,西向连接温州、乐清,北向连接温岭、台州;3条省道,省道76线、省道226线、台州一号公路,南联温州,北联台州、绍兴、杭州,主要承担市域南北向快速联系交通及旅游交通。 铁路系统:规划形成“2+1+1”铁路网络的布局,即2条高速铁路(杭绍台高铁、沿海高铁)、1条城际铁路(台州市域S1线)、1条货运铁路(大麦屿疏港铁路)。 航空系统:充分利用毗邻台州路桥机场、温州龙湾机场的优势,积极强化与其衔接通道的建设,建立玉环中心城区与机场的快速联系,规划玉环水上通用机场,推动玉环航空“零突破”。 干线骨架路网体系:规划形成与组团式发展相匹配的“二横三纵一环岛”快速干线路网体系,实现快速直接服务于各组团的目标。二横,国道G228与中部快速路连接线,东段由省道S76线承担、东海大道;三纵,国道G228和疏港公路(环岛西路)、76省道复线—中部快速路—榴岛大道、环岛南路(台州一号公路)与环岛东路(台州一号公路);一环岛,环岛东路(台州一号公路)、环岛西路(疏港公路、国道G228线)、环岛南路(台州一号公路)、环岛北路(省道S226线、清港连接线)形成的环岛路系统。 2、绿色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推动各类基础设施的信息数据和资源共享,加快资源整合,不断提升供水、 电力、燃气等能源供应的一体化水平,合理协调污水排放、生活垃圾处理、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等环境卫生设施的服务范围,全面提高区域基础设施保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持续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设施运行体系,保障基础设施供应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对基础设施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 第二部分:关于召开《玉环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听证会的公告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并监督实施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及自然资源部、省市各级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和任务安排,按照相关编制规则和标准要求,我市积极组织开展了《玉环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规划》已形成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自然资源听证规定》的有关要求,拟召开《规划》听证会。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听证的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3年2月28日(星期二)下午2:30始,会期半天(如有调整,另行通知) 地点:玉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12楼会议室(玉环市玉城街道双港路187号) 二、听证代表和听证旁听人 (一)听证代表。本次听证会听证代表名额10人。凡玉环市年满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热爱关心国土空间规划的公民均可报名。 (二)听证旁听人。听证旁听人名额为5人以内,可自愿报名或从报名听证代表人但未被选取的人员中确定。 三、报名时间、方式和要求 1、听证代表和听证旁听人的报名时间为从即日起至2023年2月6日下午5:00。 2、报名人员可通过书面纸质邮递、传真、邮件等形式进行报名。书面纸质材料请邮递至玉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科,信封请署名“听证申请”,传真请发送至0576-87279283。 3、报名人员应当如实填写《听证会报名信息表》,并附身份证扫描件。 四、听证会参会通知 玉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于2023年2月10日前核实和确定听证代表名单,并通过电话或短信形式告知包括听证时间、地点等参会事宜。 五、听证须知 1、我局可根据拟听证事项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情况指定听证会代表; 2、听证代表应熟悉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国土空间规划有关情况; 3、听证代表一旦被指定,应当亲自参加听证; 4、在举行听证会的10个工作日前,我局将听证会材料送达听证会代表。 5、听证代表必须客观反映实际情况,不能捏造和歪曲事实,不能隐瞒事实真相。 6、听证代表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听证纪律。 不明事宜,请来电咨询。联系电话:0576-87279007。 特此公告。 玉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2年12月2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