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乡镇、街道 > 楚门镇 > 工作信息 > 工作信息
索引号: 11331021002687205D/2023-128832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楚门镇 发文日期: 2023-09-27
公开方式: 公开范围:
组配分类: 工作信息 文件编号:

乡镇风采|未来已来 乡村可期 楚门镇蒲田村全力创建省级未来乡村

信息来源: 楚门镇 发布时间:2023-09-27 16:27 浏览次数:

来源:楚门镇
发布时间:2023-09-27 16:27

没有任何一个词比“未来”更能让人心生向往、心潮澎湃。道路改造、立面更新、小微园区二期、通信管线上改下、污水零直排、养老服务站改造……在楚门镇蒲田村,10多个项目随着未来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焕发出无限活力,每日都有新进展,每周都有新变化。

今年以来,蒲田村正在全力创建浙江省级未来乡村,依托村庄产业发展优势,以村集体经济为保障,以深厚的人文底蕴为依托,通过乡村人本化、数字化、生态化等方面的未来乡村建设,打造以产业引领发展、以文化展示历史、以智慧彰显未来的新时代未来乡村。

目前,蒲田村内上陈溪生态整治、村庄景观改造提升、“一老一小”服务设施改造、美丽庭院建设、村庄数字化等相关项目正有序展开。此次未来乡村建设推动补齐了村里公共服务短板、促进了村内产业的提质增效,推动了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未来乡村构想中的“十大场景”将从纸上变成现实,一个处处智慧、人人幸福的未来乡村将变得有形有态、可观可感。

改善人居环境

畅享美好生活

“上陈溪坑整治项目是我们村未来乡村建设的其中一部分,包括游步道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等工程,预计10月中下旬就能完工。届时,村容村貌将有质的提升。”在蒲田村上陈溪坑整治项目现场,该村党支部副书记吴雪锋高兴地告诉记者,“原先的溪坑像水沟一样狭窄,杂草丛生,经过整治后,水流将更通畅,村民也有地方可以散步看景了!”

上陈溪坑整治项目是蒲田村提升人居环境、助力未来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蒲田村风景优美,历史底蕴深厚,近年来,通过实施上陈溪沿线整治、上陈片湖道清淤等风貌提升项目和对节点景观、绿化栽植等进行细化打磨,有效改善了河道水质和村内生态环境。

借着创建省级未来乡村的东风,蒲田村完成了“多规合一”特色村庄风貌规划设计,以上陈片旧房改造为试点,将上陈片影响乡村整体风貌的老旧住宅进行统一拆除,依据村庄原有地域纹理进行统一规划,依据乡土特色对新建农房式样进行统一优化设计,打造具有蒲田特色的浙派民居,计划试点成功后将在全村范围内推广实施。

同时,该村还对散落在村里的近80家企业进行整合规划和整体搬迁,并完善周边搬迁地的绿化和配套公共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工业区整体风貌。同时,启动了污水零直排、溪坑沿线整治二期、美丽河湖二期等项目,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力度,持续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我们计划对全村60%以上村民家庭的庭院和围墙进行改造,实现穿围透绿,以‘小家美’带动‘全村美’。”吴雪锋介绍,蒲田村以溪坑沿线整治二期、美丽河湖二期项目为载体,对村庄景观门户、重要节点、街巷、水系等实施微改造,并设置蒲田特色的标语牌、导游图等,在村口、主要道路等重要空间进行杆线序化,进一步提升乡村整体风貌。

吴雪锋表示,该村通过对蒲田乡村风貌的管控和引导,将充分发扬本土乡土风貌和地域特色,全力打造“一房一特色、一片一风景”的未来乡村景象。

搭建共富联盟

激活乡村振兴

“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7000万元的小微企业园二期工程目前正在打桩,预计明年下半年完工,建成后将为我们村每年带来近100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对于小微企业园二期工程,蒲田村党支部书记蔡赋祥充满了期待。

其实,蒲田村早早就尝过建设小微企业园带来的甜头。

10多年前,蒲田村有个绰号——“烂蒲田”,加工作坊与民房共生,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如今的蒲田村,靠着老旧工业点改造、小微企业园新建,一跃成为先进村、示范村。

这背后的“致富经”,得从“142”模式说起。“1”是指牢牢依靠村党组织;“4”是指充分调动村集体、村民、社会资本、乡贤基金四方协同参与;“2”是指提高低收入农户和企业科创人才、技术骨干的持股比例,帮助村级集体经济走上了一条“借鸡生蛋”的共富路。

小微企业园是蒲田村盘活存量低效用地打响的“第一枪”。2020年1月,总规模36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的一期小微企业园正式开园,迎来25家企业入驻,实现开园即“满员”,使蒲田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加750万元。后来,该村乘势而上,投资1500万元建设上陈工业厂房,为村集体带来了每年120万元的收入。

小微企业园区的建设,为蒲田村带来可观的村集体收入,推动全村集体经济实现飞跃式发展,在工业上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子。

“村里发展了,更要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蔡赋祥说,“142”模式中四方参与的共富联盟让村民都能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壮大带来的红利。不仅如此,今年5月,蒲田村还建设了蒲田“142”共富工坊,引导园区内企业与农户结对,将劳动密集、工序简单的来料加工订单如橡胶挑圈、小件装配、产品包装等,送至出行不便、时间零碎的农户手中,鼓励和引导蒲田村闲置劳动力及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就地就近就业。

“这样既补足企业用工缺口,又为村里富余劳力提供增收途径,实现互惠互助。”蔡赋祥表示。

坚持民生导向

提升村民幸福感

“现在可以直接在村里量血压、买药了,可方便了!”9月19日上午,蒲田村卫生室正式接诊,村民们纷纷点赞。

走进蒲田村卫生室,只见门诊室、治疗室、药房、输液室等功能间明亮舒适,各类诊疗设备一应俱全,方便了村民就近就医。村民以前得个感冒,都要到楚门镇卫生院或者市第二人民医院就医,很是不便。如今,随着村卫生室的投用,一些小病或者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在村卫生室就能就诊。

据了解,楚门镇卫生院每天都会派西医或中医坐诊蒲田村卫生室,开展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同时,卫生室还开通了门诊医保直接结算服务,打通了农村参保群众就医报销“最后一公里”,在“家门口”就能看病报销,提供了极大便利。

如今,生活在蒲田村的老人们幸福感越来越强。“听说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下个月就能投用了,到时候我们又有了一个好去处。”住在蒲田村的王大爷乐呵呵地表示,在蒲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满足。

蒲田村本就是历史悠久的村落,古有戴礼著作《礼记通释》闻名中外,今有戴汉节学识渊博、桃李满天下;既有蒲田八景演绎江南古韵,又有“五兽戏龙”“马灯戏”等非遗承接历史,展现时代风貌。

谈起蒲田村文化底蕴,不得不提蒲田村的历史文化展示馆。这是一座仿古建筑,既是蒲田村文化礼堂,也是戴礼纪念馆、图书馆、红色纪念馆等,是蒲田村村民的文化生活阵地。展示馆展示了蒲田村深厚的耕读文化,里面陈列着自古以来蒲田村人民生活生产的各类物件,用珍贵的影像资料记录了蒲田“五兽戏龙”“马灯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推动村精神文明建设,除了历史文化展示馆,蒲田村还建设了大戏台、图书馆、红色纪念馆、文化长廊等多处文化基础设施,并以文化礼堂为载体,开展“五兽戏龙”“马灯戏”等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和书法、国画等艺术讲座及征文比赛等各类特色文娱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产业兴旺发达、风貌美丽宜居、文化繁荣兴盛……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蒲田村正酝酿一场从“美丽”到“未来”的乡村跃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