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食品药品监管 > 监督检查

【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 关于印发2024年玉环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玉食药安委〔2024〕3号)

信息来源: 市市场监管局 发布时间:2024-08-23 10:28 浏览次数:
分享:

来源:市市场监管局
发布时间:2024-08-23 10:28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玉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

2024年玉环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玉环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

202482  

 

 

 

 

 

 

 

 

 2024年玉环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点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聚力三条路径、奋进三高三新”中心任务,坚持争先创优、分类施策、服务民生、助力共富,统筹安全和发展,兼顾规范与提升,扎实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确保全年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件)和重大舆情

一、聚焦责任属性,健全完善责任体系

1.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基层食安办作用,将食品安全作为全科网格员的重要职责,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乡镇监管站、村级服务站,打通食安、农安治理“最后一公里”。完善网格员、协管员考核、培训、激励机制,开展食品安全协管能力大比武,提升网格员、协管员能力素养。鼓励基层探索食安共富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形成特色经验和典型案例。

2.推行“三书一函”制度。制定《玉环市食品安全“三书一函”制度》,明确《挂牌督办通知书》《约谈通知书》《整改通知书》《提醒敦促函》工作程序,压实属地和部门责任。深化部门协调联动,有关部门依法履行部门监管和行业管理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协调解决跨部门重大食品安全问题。

3.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分领域、分层次对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培训考核,提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落实药品安全责任体系,探索督促持有人主体责任落实新举措,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头雁”治理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提升行动。深化化妆品主体责任“筑基”行动,探索“四位一体”化妆品质量安全责任人履职能力提升体系。

4.深化创新示范引领。深化“浙里食安”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建设,鼓励开展食品安全创新示范试点,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法,提升市域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水平。

二、聚焦分级分类,构建分层监管体系

5.推进分级分类监管。科学划分市、县、所三级监督检查事权,重塑全市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体系。综合运用体系检查、飞行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等,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实施科学高效监管。探索餐饮食品安全分级监督检查综合集成改革,明确食品销售分级分类靶向监管要求,加强重点食品销售经营者动态管理。

6.加强“信用+分级”管理。加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安全信用管理的基础上,研究完善药品生产企业分类分级管理机制,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价模型,实现不同风险等级企业差异化监管,最终以信用评价+风险分级“双轨互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严格落实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分级监管规定的监督检查频次,做好信用管理系统动态维护。深入推进化妆品经营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构建完善“两库一表一平台”工作机制,迭代升级“数字辨妆”系统,切实提升化妆品监管效能。

三、依托数字平台,赋能全程追溯体系

7.深化“浙食链”提质扩面。全面贯彻《浙江省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规定》,聚焦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一件事”改革,在实现法定主体和品种“浙食链”应上链尽上链的基础上,围绕“重点食品品种”“重点生产经营主体”两大维度,深入推动“浙食链”提质贯通扩面。到2024年底,重点主体上链覆盖率达到85%以上,重点食品品种上链率达到90%以上。

8.提质关键领域数字化追溯。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促进达标合格农产品多场景“亮证”。落实重点果蔬产地合格信息首站全报备、经营主体交易流转全扫码,形成完整闭环上链。全面实现重点畜禽肉类无纸化交易全链条贯通,攻坚水产品无纸化流转试点项目。清单化推进国家第三批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实施工作,在注册人和生产企业应用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医疗唯一标识制度实施。

9.稳固推进GM2D示范区建设。面向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延伸服务链条,建设GM2D企业、产品、产业生态圈,高质量开展GM2D赋码工作。探索地方特色产业,赋能区域品牌建设,构建“GM2D+地方特色产业”赋能新模式,开展“一地一特色”行动。

四、强化闭环管控,优化风险治理体系

10.强化农兽药残源头治理。持续推进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深化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专项行动,严打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严控常规药物残留超标。深入推进豇豆专项整治,因地制宜推进豇豆绿色防控技术,加强示范推广和培训指导。对鳊鱼、大口黑鲈、鲫鱼、乌鳢、牛蛙等养殖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开展精准整治,全面加强种养殖和流通环节的协同监管。

11.科学制订全年抽检计划。全市食品检验量达到5批次/千人,上链在产食品企业抽检覆盖率100%,高风险企业跟踪抽检覆盖率100%。农产品定量检测600批次以上,定性检测8000批次以上,省级抽检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市级药械化抽检60批次基本药物抽检合格率达到99.5%以上。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监测率分别达到1000份/百万人、400份/百万人、100份/百万人。

12.优化食品风险治理。加强部门信息通报与风险会商,年风险监测食品样本量1件/千人。构建风险监测预警网络和指挥体系,重塑市级监测体系架构,分级分类设立15家哨点。加强系统内外监管数据信息融合,借助大数据、物联感知等手段构建数据归集、业务集成、多场景联动的风险监测新体系。建立“分级预警、多方联动、依职响应”的扁平化监测预警运行机制,打造风险处置一键响应、一单反馈、一图评价的闭环管控模式。通过回头看抽检、食品安全跟踪暗访、督查检查等手段,加强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成效跟踪评价。全面推进食品安全放心行动,切实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13.强化药品风险管控。建立药品生产“三查四定”风险管控新机制,组织开展企业自查、专项检查和督导检查,做到定任务、定措施、定人员、定时间,实施清单化管理、销号式落实。深化集采中选药品、药品委托生产、特殊管理药品等专项检查。推进“一核三治”的药品流通监管机制,以药品精密管控“风险码”为载体,纵向贯通市、县、所三级药品风险信息路径和闭环管控。健全医疗器械“三查三治”监管机制,围绕无菌植入和医美器械等重点产品,提升全过程风险管控能力。部署开展过期化妆品“清零”、未注册备案产品“清查”、网络销售“清网”、进货渠道“清源”“四清”行动,全面推行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好差评晾晒榜”,力促化妆品“亮妆”行动提质扩面。

14.加强执法打击力度。深入开展“铁拳”“亮剑”“药剑”“昆仑”“国门守护”等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组织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行动、“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肉类产品综合治理提升行动等,开展过期药品清零行动、线上销售清网行动和药品购销渠道清源行动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加大监转案涉嫌违法线索移送力度,加违法违规行为后续整改闭环管理,提升打击违法犯罪工作效能。

五、凝聚各方力量,打造社会共治体系

15.丰富科普宣传形式。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食品药品安全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等各类活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社会组织优势,强化宣传引导,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科学知识,提升公众意识。丰富科普宣传形式,加强普法教育、科学知识、反食品浪费等宣传及科普基地建设,制作并发布食品安全科普视频、餐饮“红黑榜”等,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16.助力食责险拓域提质。持续将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农批农贸市场等食品安全重点领域纳入公益险全覆盖。指导保险机构开展市场调研,按需求开发险种,加强对保险产品和政策的宣传,推动商业险提质扩面。鼓励保险服务中心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培训等工作,帮助投保企业查找风险规范经营,有效发挥食品安全社会管理功能。

17.实现社会监督共治提级。将食品药品领域关键工作列入人大视察、政协民主监督等,开展民生实事督查等活动。充分吸纳社会力量,调整并充实社会监督员队伍,常态化开展监督活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公众积极提供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线索。发挥食品药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作用,在监管决策、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重大安全事件处置、科普宣传教育等方面提供专业技术咨询、指导和支撑。

六、聚焦惠民利民,推进民生实事工程

18.加强民生实事建设。坚持标准化建设、体系化导入、阳光化共治、增值化服务,建设阳光示范食品作坊,建成全示范性食品作坊12家以上。开展示范学校食堂创建行动,高质量建成12家中小学校“示范食堂”,全市学校食堂A级比例达到30%以上。抓好养老助供餐食堂准入和后厨改造提升,全市养老机构食堂建设“阳光厨房”、量化等级B级以上的比例均达到60%以上,30%的乡镇(街道)居家养老中心、20%的村(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食堂建成阳光厨房,老年食堂持证达到100%。加强合理营养,推进学校、养老机构建成营养健康食堂10

19.开展食品检测利民行动。发挥食品检测机构技术优势,建成食品检测“服务企业、服务学校机关、服务风险监测、服务快检、服务百姓点检”示范点15个以上,全年为20家次以上服务对象提供100批次以上免费检测服务,解决企业生产检测难题2个以上,免费培训质检人员30人次以上

20.开展百姓点检便民行动。践行“开门抽检、监管为民”理念,提升食品安全“百姓点检”覆盖面普惠度,全年提供食品免费检测服务1.4批次/千人以上,设立“你送我检便民服务点”6家以上,开展“三进三送”活动10场以上。

21.开展农贸市场更新行动。紧扣高品质城市建设,巩固提升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创建三星级文明规范市场6家、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1家。

22.开展化妆品“百千万”美丽消费升级行动。以营造诚信经营、放心消费、质量安全的化妆品市场环境为导向培育创建13家放心消费化妆品经营单位,全面营造化妆品领域共治共享氛围

七、锚定产业赋能,助力全域共富共赢

23.深化标准+品牌建设。“三品一标”为引领,新增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个,加强农产品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标准制修订,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加大对糕点、水产品、豆腐、红糖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帮扶引导,帮助企业排查风险、优化工艺、制定因地制宜的团体标准。

24.实施产业帮扶行动。深化“五优联动”产业提质扩面,严格监测库存粮食质量。探索“行业龙头+产业集聚+多元合作”方式,推动玉环特色的铁皮石斛、黄精等食药物质产业发展。组织专家指导企业整改,深入破解不合格成因,解决技术工艺难题。培育壮大大健康食品产业,做好食药物质转归举措,推进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功能声称新增项目。

25.提升餐饮示范街区消费动能。对已建“阳光餐饮街区”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打造繁华商圈、传统特色乡村、A级旅游景区“阳光餐饮街区”集群,提升街区品牌影响力,推进产业提能增效

26.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立足产业实际,持续开展医药产业创新增值行动。研究探索药品生产监管新制度,研究制定基层药品生产监管工作指引。

八、改革增值服务,提质产业发展生态

27.先行先试食品经营许可。优化推进许可指导服务,告知承诺制”“电子证书应用”“互联网+核查等改革成效形成制度成果,进一步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限,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推广食品经营许可远程视频“互联网+核查”,应用覆盖率达到80%以上。推进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改革试点工作,提炼经验做法,形成特色亮点。

28.深化药品监管领域增值化改革。立足技术审查职能,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探索构建“共性+个性”“全面+全程”的政务服务包,实施政策线上宣贯、资料提前预审、检查定制安排、事后指导帮扶等服务举措,进一步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探索构建“四重”(重点产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平台)医药产业服务机制,制定药品监管领域涉企增值服务清单,实现服务全过程目标化、标准化、精准化。

29.完善“三个一”检查服务机制。充分发挥药品检查员专业优势,深化“一企一员”“一项一组”“一事一议”三个“一”检查服务机制,在企业项目引进、技术改造、架构调整等重大事项和特殊问题上提供技术支持,全年帮助企业破除难题不少于10个。

30.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贯彻落实《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做好支持药物创新研发生产、医企融合创新、海外市场拓展等政策认定和兑现。推进互联网药品销售与互联网诊疗深度融合,推进“浙里药店”与现代社区建设融合,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向药品终端延伸,引导智慧药房、DTP药房健康发展,促进三医数字化联动改革成果落地见效。

九、强化队伍建设,提升高水平保障能力

31.打造食品领域专业化队伍。实施食品领域从业队伍培优行动,围绕食品安全专业化复合型队伍为目标,探索食品安全专业化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建设。加强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开展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大比武,提升监管人员专业化监管水平。创新人员管理使用机制吸引和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组织学习交流和岗位培训提高检验检测人员专业素质打造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检验检测人才队伍。

32.培育药品监管能手专家。根据市局指导分类建设、按需建设原则,加快建立一支与监管需求相匹配、与产业规模相适应的县级药品专业监管人才铁军队伍。推进药品检查“强雁”行动,争取全市累积培育“高精尖”检查员(“头雁”)1名,新增骨干检查员(“群雁”)3名,培养基层全科检查员(“新雁”)10名,初步构建市县所三级药品检查体系。重新选拔市县两级核查员库,明确职责任务,分级管理使用。

33.丰富梯度培育形式。建立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监管为基础、以实战水平为核心的培训机制,构建市县分层分级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培训体系。开展药品检查“一周一学”、实战带教、研讨交流等常态化活动,建立健全技能比武、检查主题沙龙、实训基地实训等长效机制,创新开设“药品检查小讲堂”,持续提升药品检查能力

 

    附件:重点项目量化分解表

 

 


附件

 

重点项目量化分解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工作目标及措施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1

开展高效协同社会共治体系建设行动

强化队伍建设,调整充实全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队伍,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活动;加强食责险提质扩面,全市实现公益险全覆盖,商业险全年投保450家以上;强化食品科普宣传,全年发布食品科普宣传视频1条以上。

市市场监管局


2

开展食品作坊提质建设行动

建成在全省有示范性的食品作坊12家;推动小作坊规范化体系管理,建成5s小作坊2家以上;深度挖掘食品小作坊文化内涵,结合共富工坊等,打造地域特色浓工艺传承佳的文特旅食品小作坊4实现食品作坊从加工价值品牌价值过渡提升。

市市场监管局


3

开展学校食材集中配送企业食品安全规范提升行动

强化学校食材集中配送企业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登记、关键风险点控制、食品快速检测等企业主体责任落实,2024年年底,全市打造3家阳光透明、家长放心的学校食材集中配送企业。

市市场监管局

市教育局

4

开展示范学校食堂创建行动

全面对标硬件、色标、卡位、合同“四个示范”,推进实施“两个责任”落实、量化等级A级、智能“阳光厨房”、大宗食材统一配送、现场管理体系导入、色标管理推广、卡位职责落实、从业人员培训等“八个全覆盖”要求,高质量建成12家中小学校“示范食堂”。

市市场监管局

市教育局

5

开展放心农贸市场创建

创建三星级文明规范市场6家、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1家。全市农贸市场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基本落实。

市市场监管局


6

开展食品检测利民行动

建成食品检测“服务企业、服务学校机关、服务风险监测、服务快检、服务百姓点检”示范点15个以上,全年为20家次以上服务对象提供100批次以上免费检测服务,解决企业生产检测难题2个以上,免费培训质检人员100人次以上。

市市场监管局


7

开展百姓点检便民行动

全年提供食品免费检测服务1.4批次/千人以上,设置“你送我检”便民服务点6家以上,开展“三进三送”活动10场以上。

市市场监管局


8

开展医药产业创新增值行动

聚焦“四重”服务、改革创新、集成高效、能力提升,加快推动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审评审批提速增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力争全年新开办药企1家以上,新取得药品批准证明2个以上。

市市场监管局


9

开展民生药事服务站提质升级行动

探索制定《药事便民服务点建设与服务规范》台州地方标准,充分发挥民生药事服务站的便民、服务、科普作用。

市市场监管局


10

开展无菌植入医疗器械专项检查行动

无菌植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检查覆盖率100%,植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检查覆盖率100%,无菌植入医疗器械监督抽检不少于18批,持续加强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监管,提升全过程风险管控能力。

市市场监管局


11

开展化妆品“百千万”美丽消费升级行动

打造13家放心消费化妆品经营单位,推动商圈内美容美发机构配备产品展示柜、建设儿童化妆品专区,设置电子显示屏、展板等,利用数字化手段为消费者提供真伪查询、不良反应反馈等服务。

市市场监管局


12

开展药品检查能手提升“强雁”行动

根据“强雁”三年行动方案,积极探索队伍建设的新载体、新举措,强化检查能力提升,争取全市累积培育“高精尖”检查员(“头雁”)1名,新增骨干检查员(“群雁”)3名,培养基层全科检查员(“新雁”)10名。

市市场监管局


13

开展餐厨处置厂专项巡检行动

开展对1家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每半年一次的巡检,巡检内容主要为年收集量、处理量及年产油脂等内容,确保运行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安全运行。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14

开展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和应急供应网点建设行动

通过订单收购、市场采购及余缺调剂等方式,确保全市3000吨新增地方粮食储备任务2024年6月底前足额到位;至2024年底,全市地方粮食储备任务达5.1万吨,其中成品粮储备2000吨。通过设备更新和提升改造,全市粮食应急加工能力不少于250吨/日,粮食应急供应网点不少于22个。

市商务局


15

开展营养健康食堂(餐厅)、社区创建行动

建成市级营养健康食堂(餐厅)10营养社区1个,探索合理膳食数字化管理,实现用餐吃得安全吃得营养过渡提升。

市卫生健康局

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

16

开展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行动

积极发挥示范区建设对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升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市海洋经济发展局


17

开展老年助餐提升行动

新增老年助餐点42个,以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为突破,提升助餐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市民政局


18

开展“优势产业开拓大市场”行动

畅通“绿色通道”保障进口猕猴桃等鲜果快速通关,台州港大麦屿港区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顺利通过海关总署现场验收,积极对接俄罗斯帝王蟹进境业务,不断丰富港口口岸进口食品种类。

台州海关玉环办事处


19

开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行动

全市累计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家,围绕果蔬、食用菌、茶叶、道地药材、畜产品等产业,推动以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为重点,布局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深化标准化生产,提升基地依标生产、依规管理能力;加强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推进质量全程追溯管理。

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市海洋经济发展局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