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索引号: | 331083000000/2023-129405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府办 | 发文日期: | 2023-10-20 10:08:0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 有效 |
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 | JYHD00-2023-0005 | 发文字号: | 玉政发〔2023〕26号 |
玉政发〔2023〕26号玉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玉环文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
||||
|
||||
|
||||
![]() |
||||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促进玉环文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市十七届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玉环市人民政府 2023年10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促进玉环文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以玉环文旦产业为核心,突出抓好文旦品质提升、品牌培育、产业链延伸等三方面工作,纵向构筑竞争优势壁垒,横向拓展多功能融合业态,多维度提升玉环文旦产业能级,至2028年,文旦全产业链产值达7亿元,有效带动1万名以上农民增收致富,助力共富海岛建设。 二、着力提升文旦品质 1.稳定生产面积。 鼓励新发展文旦种植或病老园更新换种,持续保持文旦种植面积3万亩以上。有序推进果园用地流转,支持规模经营主体集中承包种植文旦,做好缺管、失管果园规范化承包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文旦产量,文旦鲜果总产量保持3万吨以上,充分保障优质商品果市场供应。 2.扩大标准化覆盖面。 开展高标准绿色生产样板基地建设,示范推广高标准果园生产管理技术操作规程、沃土栽培、病虫害生物理防治等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现文旦核心主产区主推技术全覆盖。到2028年全市建成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精品果园2个,示范性果园10个,示范带动高标准绿色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优质果率提高至75%以上,其中,高端果品占25%以上,中高端果品占55%以上。 3.提高现代化水平。 鼓励发展轨道机、自动开关棚膜、水肥药一体化、栽培耕作机械化、无人机等省力化、机械化的高效作业模式,支持果园宜机化改造;至2028年,打造一批文旦数智化、机械化栽培示范区,覆盖面积3000亩以上。 4.培育文旦种苗繁育基地。 扶持建立1个文旦种苗繁育中心,建成高标准文旦种苗选育扩繁基地,兼具种苗繁育和柚类品种选育研发功能。至2025年,文旦优质苗年出苗能力达10万株,从种苗源头提升文旦品质。 5.病虫害动态防控。 为有效控制柑橘黄龙病发生,建立动态监测防控机制,实现黄龙病和柑橘木虱发生实时监测。2024年市财政安排300万元用于黄龙病专项治理行动,2025年后视病害发生情况每年安排30万元用于黄龙病统防统治等工作。至2024年底,各文旦主产区黄龙病得到基本控制,至2028年底,黄龙病病株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6.加强科技创新水平。 积极与浙江大学、省农科院、中柑所等省内外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成立文旦科技孵化中心,每年安排80万元重点在文旦防裂、病虫害绿色防控、良种选育、精深加工、果园省力化管理等方向加强科研合作与科研成果应用,增强科技创新优势;同时,鼓励和支持文旦生产主体开展无核文旦与早熟文旦生产,推进品种多元化种植。建立无核文旦和早熟文旦种植技术集成示范基地,重点研究推广文旦园综合防裂提质技术。委托科研机构检测探明环文旦裂果的深层原因和机制,设计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分子机制入手探索解决文旦裂果难题。 7.保障果品质量安全。 加强农业投入品销售管理,严防违禁投入品使用。各主产区配备快速检测中心,提高抽检比例,实现每户文旦生产主体上市前、上市后抽检全覆盖;全面推广文旦合格证,引导文旦生产主体开展“四品一标”认证,到2028年,全市“四品一标”认证文旦经营主体达50家以上。加强综合执法力度,联合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对生产、流通、直播宣传等领域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在文旦上市前及时发布通告,对早采早卖、以次充好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 三、着力培育文旦品牌 8.构建文旦品牌体系。 建立玉环文旦分类分级与品质管理体系。做好玉环文旦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鲜玉奇缘”的授权使用工作,打造“贵妃牌”玉环文旦品牌,建立地标溯源系统,实现中高端精品文旦“一果一码”,维护好溯源档案和企业产品信息,做到“有标可依、有码可查”,便于溯源、鉴别真伪。积极对接天猫超市、盒马鲜生、京东超市等知名网上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以龙头品牌引领,提高玉环文旦知名度。 9.建立标准化采后处理中心。 扶持培育文旦采后处理中心2个以上,配备自动化无损伤数字分拣机,按照文旦大小、重量、色泽、糖度等综合指标检测后,实行分级包装、分价销售。根据选果级别,设置不同果品档次,实行差异化品牌销售,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10.培育文旦龙头企业。 扶持培育龙头型示范园和经营主体,在文旦优质主产区培育一批百亩以上规模龙头经营主体,建成现代特色科技示范园,做好从生产到采后处理各环节的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发挥带头引领作用。 11.挖掘品牌文化价值。 深度挖掘文旦产业发展足迹、文化印记、栽培技艺、人文风俗等农业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地理标志+”的发展潜能,深化农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加快构建地域特征明显、产品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品牌文化价值体系,呈现别具一格的品牌文化氛围,推动形成多行业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12.多方位宣传推广。 在传统媒体宣传的基础上,扩大新媒体宣传,通过举办文旦旅游节、擂台赛、推介会、摄影比赛等主题活动,开展文旦展示厅建设,借助网络直播、手机小视频、电视广告、品牌列车、车站广告等媒介,多途径宣传玉环文旦品牌,提升玉环文旦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着力延伸文旦产业链 13.延伸文旦加工产业链。 大力支持文旦深加工,鼓励文旦加工品研发生产,提升文旦保鲜、加工水平,打造系列文旦特色主题衍生品、伴手礼、文旦宴等,提高文旦产品附加值。至2028年,扶持培育2家规模以上文旦精深加工企业,对规上文旦加工研发企业可实施“一企一策”。 14.推动农文旅融合。 用好用活“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金字招牌,做好文旦主产区美丽田园建设,推出一批文旦主题精品旅游线路、文旅体验研学线路、休闲采摘基地等,推动各美丽要素串点成线、连线成环、纳环成网。着力整合支农惠农资金,支持文旦文旅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旦文创产业发展,逐步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全产业链联动的共富路。到2028年,建成10家规范化休闲采摘基地。 15.建立社会化服务机构。 支持建立植保、农机、仓储、物流、技术服务等多功能类型的农事服务机构。鼓励工商资本、村级集体和文旦产业协会整合资源参与组建文旦产业社会服务组织,提供统一植保、统一施肥、统一采摘、统一仓储、统一分级包装的全链条社会化服务。培育农事服务、农机作业等新型农民职业,探索分工合作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至2028年,建立2家以上文旦产业社会服务组织。 五、着力强化保障水平 16.加强金融保障。 加大文旦政策性保险宣传推广力度,扩大保险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推动柑橘树(文旦)保险、文旦低温气象指数、文旦柚种植保险等地方特色险种的参保工作,提高保障水平,财政对地方特色险种按不少于85%的比例落实保费补贴。对市域内从事文旦产业发展的玉环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合作社或家庭农场,为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贷款,额度在100—300万元之间,贷款用途,利息按照市场报价利率(LPR)的50%给予贴息。 17.加强用地保障。 支持文旦生产用房农用地审批,对从事文旦生产管理、烘干晾晒、分拣包装、保鲜存储等设施用地,农业企业或合作社可以按照设施农用地有关要求进行审批。鼓励公用建筑出租以支持文旦产业发展,玉环市级行政部门及市属企事业单位所属的公用建筑和文旦生产基地,在从事玉环文旦生产、加工、销售、贮藏的玉环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合作社或台州市级及以上家庭农场主体范围内,可以采取公开招标、邀标等形式出租。对规模种植和特色加工企业,经市政府同意,可按市场价格直接出租。 18.加强人才保障。 紧扣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实现双链延伸融合发展。加强文旦新型专业人才建设,特别是加大青年农民投身文旦产业发展的力度,为文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大力开展农业政策解读、农业产业链延伸、电子商务应用、电商直播等新兴业态知识培训。加快培育挖掘出一批懂市场经营、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和擅长互联网营销等各类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19.加强组织保障。 由市政府牵头成立文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各部门职责明确,做好文旦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和各项任务实施。 20.落实政策保障。 加强对文旦全产业链发展的政策支持,整合涉农资金,成立文旦发展专项资金,确保政策到位。切实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监督,建立规范的财政专项资金运行机制,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落到实处。 本意见涉及的奖励按照不重复原则执行。本意见自发文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 |
||||
![]() ![]() |
||||